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大明钉子户在线阅读 - 第三六三章 兵临黄浦江

第三六三章 兵临黄浦江

    王越如此说,王宝昌也只能应着:“哎,哎,二少爷的话总是没错的。”

    这时李雪珠端了杯茶过来道:“宝昌哥,请喝茶!”

    按王越现在的级别和条件,在这个时代起码要有丫鬟伺候的。可是王越是个另类,就连张子筠陪嫁过来的几十个丫鬟,都被王越改变了身份,名曰服务员。

    所以李雪珠只好代劳了,既然王越都称王宝昌为兄,李雪珠当然要给于应有的尊重。

    “哎呀!”王宝昌慌张地站起来,差点没把茶杯碰倒:“怎敢有劳少夫人?”

    别看李雪珠是王越的偏房,但人家可是一国的公主,这样的人物在曾经的长工王宝昌心目中,那就是了不得的人物。按王越说是郡主,但王宝昌们认为,国主的女儿不就是公主吗?

    李雪珠嫣然一笑,将茶杯放到茶几上道:“宝昌哥快快请坐!”

    王宝昌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好,好!”这才轻轻地坐下。

    王越道:“宝昌哥,在我这里不要拘束,说起来您也是我们王家出去的,都是自家人嘛。”

    “唉!”王宝昌感叹地道:“二少爷如今这出息不得了呀,要是老爷还在的话…!”

    说着王宝昌的眼眶有些红了,王越的老爹是个大手大脚的人,所以对长工们一点也不吝啬,从不亏待下人,好吃好喝下来,还积下了恩情。

    对于老爹,王越其实记忆有些模糊了。但这是个以孝为贵的年代,只好也跟着抹了抹眼睛。

    “宝昌哥,刚才你的那句我说什么都是对的,我是不认同的。”抒发完感情,王越对王宝昌道:“其实你们现在的工作经验已经很丰富了,很多方面我都比不了了。知识都在书中,遇到难题要集思广益,多听听大家的意见。”

    石油勘探和打油井的技术资料,王越提供了不少。其实王宝昌曾经也是个大字不识的文盲,通过扫盲现在已经能够认识不少字了。

    从他们打水井开始,王越一直都在为打井队输送读书人。

    “我也着急呀,这都一个多月了。”王宝昌皱着眉头道。按他们打水井的速度,几乎一天就出水。

    王越哈哈一笑道:“急不得,万事开头难,这是你们第一次打油井,有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王宝昌他们第一次打油井,前期的准备工作就耽误了不少时间。王越可是知道前世那些大庆来的石油工人们,可是在大港奋战了十个月,才找到第一口井的。

    送走了未来的中石油老总,王越却发起了愁,因为他的机要秘书李雪珠。

    “你怎么不回房休息?”王越道。

    “相公,你真的忍心赶妾身走吗?”李雪珠娇声道。现在是夏季,李雪珠身穿半袖军常服,胸前饱满,颇具制服诱惑。

    天策军的军事条例是按后世p修改制定的,同样也是不能带老婆参与军事行动的,但李雪珠现在是司令部机要秘书,是有职务的。

    天策军现在越来越正规了,不似团练时那么粗陋,所以王越想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就给李雪珠专门安排了舱室。

    王越故意板着脸道:“在军中要称司令!”

    李雪珠好不容易争取到和王越独处的机,怎会轻易放过。她凑过来顺势坐在王越的大腿上,抓起他的大手放在自己要腰间,双手勾住王越的脖子。

    “我的司令大人,妾身如此称呼,可还满意了?”李雪珠眉眼含春,眉丝如黛,胸前的那对丰满便挤压在王越的胸前。

    王越抬眼看她,李雪珠眉目如画,眼波清澈,如今靠的那么近,都能够数得清她那两扇整齐的睫毛儿。她的脸上找不到一丝暇疵,瑶鼻儿精巧似象牙雕琢,一线红唇微微挑起一个弧度,隐约可见雪白的贝齿。这时一个妩媚,愈见成熟的美人。

    想起她在床上癫狂的样子,闻着她的娇体生香,王越情不自禁地用另一只手攀上了她胸前的丰满。

    揉搓着那片柔软,王越道:“李秘书,好像军事条例你没有认真学习呀!”

    王越的动作让李雪珠觉得很舒服,不禁又抱紧了他:“妾身还学的不认真吗?相公交给我的东西,不都学会了吗?”

    对于与王越的婚姻,李雪珠是打心眼里满意的,王越那现代人平等的待人接物方式,让她感受到是尊重。这个时代的女人,尤其是偏房,其实是没有多少地位的。

    但在王家却是不同的,王越是拿她当妻子看待的,就和王越所制定的城管理条例一样,妾也是妻子。张子筠虽说是大妇,但性格爽朗,容易相处,从未以势压人。婆婆底层出身,没有那么多规矩,对于她这位国主之女,也是另眼相看。

    说着李雪珠又把红唇凑了过来,四片唇儿相接,两条舌儿缠绵,恣意温存了一番之后,王越早已一柱擎天了。

    军事条例被他忘在了九霄云外,抱起怀中的美人向卧室走去。李雪珠被王越抱起,头靠在他的肩上,嘴角弯起来,露出迷人的微笑。

    六月二十九日,清晨,南下舰队拔锚起航,向位于长江口的吴淞驶去。

    舰队近海航行,一路风平浪静,由于不分昼夜行驶,天津距离长江口全程一千三百公里,两日后舰队即到达吴淞口。这时第四团王红武部才到达德州,刚走了不到四分之一路程。

    到达吴淞口之后,舰队并没有沿长江而上,而是驶入其支流黄浦江,过宝山县而不入,向上海县而去。

    黄浦江是由淀山湖水发源而来,经过历朝历代航道疏浚,人工修凿而成。

    据《上海县治》记载,明永乐中户部尚书夏原吉疏浚大黄浦,汇合吴淞江,通范家浜至吴淞口入海;后来海瑞也主持过黄浦江的疏浚工作。

    王越率军而来是通知过松江府的,所以上海县也是接到过通报的,之所以专门通报上海县,是因为冯源山的松江总兵府将设在上海县。

    按惯例,上海县应该提前出城十里迎接上官的,但天策军海军来的太快,也没有专门派人提前通知。

    松江府是由华亭县升格上来的,宋咸淳三年(1267年)上海浦西岸设镇,定名为上海镇,设镇署和市舶分司署。这个上海镇就在今旧校场路,距离豫园大约一百多米,距离今天的十六铺码头一里多地。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县衙设在新建的市舶提举司,位置就在今天的老城隍庙西南,大门就开在今天的光启路上。上海县衙就在这里风风雨雨生存到1911年,再也没有搬过,这里距离黄浦江也就一里多地。

    不过一直到明代中叶为止,上海县都还没有城墙的。

    明嘉靖年间倭寇猖獗,三十二年(1553年)的四月到六月就有五次侵犯上海县,损失惨重。当时的县官逃得比老百姓还快,士兵又没有战斗力,县衙惨遭蹂躏,官库也被洗劫一空,老百姓死伤惨重,于是议建城墙;大夫坊里的顾从礼带头上书,松江知府方廉下令建城,很快得到官民一致响应。

    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官民、贫富一起上阵,十月动工,至十二月,用二个多月时间就建成了城墙。这里上海县衙的确出了不少力气。

    上海县的这个城墙周长九里(四点五公里),高二点四丈(八米)。

    这个城可比城还要大一点,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建这个城墙只用了两个多月就完成了,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这是有真实记载的:书法家陆琛的夫人梅氏捐田五百亩、银两千两、拆屋数千间,助筑小东门,直至累死在工地上,可见民情之高涨。

    这里还有一个秘密;上海的城墙与众不同,内墙和外墙用拆房的砖砌,中间则是用土夯实,这样就加快了速度,我的《状元及第砖》一集里就有证实。

    所以说城用一个月就建成了,真不是吹的,毕竟大量采用现代材料和机械,夜晚也能够不停施工,材料充足,人力充沛,不是古代人的条件能比的。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城墙刚建成,城壕还没有挖倭寇又来了,七艘敌船闯入上海,打败了停在黄浦上的崇明水师,向东门进攻,军民齐心撤到城里坚守,久攻不下倭寇只得退去,从此很少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