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吃货唐朝在线阅读 -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两仪殿,书房。

    李承乾求见了李世民。

    昨天,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说李承乾有了很大的变化,希望李世民给予他改正错误的机会。

    李世民虽然不太相信李承乾能够有什么大的改变,可是看在长孙皇后的面子上,决定观察一下看看。

    此刻,他望着李承乾,想听听他怎么说。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错了,请父皇责罚。”

    李世民问道:“你错在那里了?”

    李承乾说道:“儿臣错在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正确,错在没有大局观念。”

    “嗯,有点意思。”李世民以为李承乾会检讨自己的行为,说些就事论事的说辞,再给自己找一些借口,以前他认错都是这样的。没有想到,李承乾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

    李世民来了兴趣,他说道:“承乾,来,坐下说。”

    李承乾说道:“父皇,请允许儿臣站着说吧。”

    “嗯,是有变化。”以前的李承乾,无论李世民说什么,他都会乖乖照办的。

    李世民说道:“好,你说吧。”

    李承乾说道:“父皇,过去儿臣总想做好每一件事情,可是却偏偏把事情搞得一团糟。儿臣读了五弟写的书,也仔细对照了五弟处理事情的方法,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是儿臣从根本上错了。

    儿臣在做事情之前,总是想着如何做好这件事情,才能够让父皇满意,让大臣们挑不出毛病。因此,儿臣的注意力没有放到如何力处理面对的问题,却把精力放在了别人的态度上,从而失去了自己的主见,这怎么能做好事情呢?”

    “有道理。”李世民点头表示鼓励。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知道了,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要把精力放在无关紧要的地方,而是要把注意力集中起来,思考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

    儿臣的第二个错误,就在于缺乏大局观。以前,儿臣遇到问题的时候,对个人的得失考虑的较多,而没有从大局上进行考虑。

    儿臣是太子,考虑问题应该站在如何协助父皇来为朝廷解决麻烦,而不是考虑个人的得失。

    在处理长安城建的事情上,儿臣之所以犯错,就是没有大局观,只想着如何少得罪人,如何为自己捞取好处,却背离了搞好长安城建的真正目的。”

    李世民问道:“你说说看,长安城建的大局观是什么?”

    李承乾说道:“是父皇的声誉,是朝廷的稳定,是百姓的福祉。长安城建涉及到了方方面面的利益,只有公平公正,不谋私利,问心无愧,自然就不必为如何处理各方面的利益而烦恼,排除来自人为造成的压力,自然就能够正确地处理问题了。”

    “好,有进步。”李世民欣慰地说道。

    李承乾继续说道:“生活在继续,儿臣今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只要大局观正确,就能够找出事物的各种复杂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排除来自次要矛盾造成的干扰,力以赴去解决主要矛盾。即使儿臣能力有限,也不会犯原则性不错。”

    看到一脸严肃,侃侃而谈的李承乾,李世民真的觉得他有些不一样了。他说道:“好了,你坐下,咱们今天好好谈谈。”

    “谢父皇。”李承乾坐在了李世民面前的椅子上。

    父子二人讨论了李佑的著作,各自谈了自己的心得。

    李世民问道:“现在,如果让你继续负责长安城建,你打算怎么办?”

    李承乾谈了自己的想法以后,李世民表示了赞成,说道:“你大胆去干,我支持你。”

    不久以后,《大唐日报》刊登了一篇李承乾署名的文章,他公开承认了在主持长安城建中的过错,自愿罚俸一年,补偿给因为征地拆迁时,受到伤害的百姓。

    在文章中,李承乾表示,今后在涉及公共事务的时候,都会采取公正透明的方式进行。同时,成立各阶层人士参加的监督委员会,监督朝廷相关事务的进行。

    文章的最后是一则消息:定于12月22,召开长安城士农工商各界人士参与的关于长安城城市改造工作的听证会。

    为了公平公正,长安城各界人士均可报名,以抽签形式随机选取代表,未来的监督委员会将从这些代表中再次抽签随机选取。

    这篇文章在长安城里引起了轰动。

    百姓们对太子殿下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给予了包容赞赏。除此之外,人们对于参加长安城建监督委员会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东宫。

    张玄素最近有些看不懂李承乾了,他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首先,李承乾爱学习了,不过他不是学习圣人经典,而是学习李佑的那本书。他读得十分入迷,还不时地找张玄素讨论,弄得张玄素也不得不仔细研究了李佑的著作。

    张玄素人老成精,这数十年的宦海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看到李佑的这本书,不由得眼前一亮,以前困扰他的很多问题,按照书中的思想方法来思考,似乎更加简明了。结果,他也迷上了这本书。

    其次,李承乾不如以前听话了,或者说有主见了。他经常往外跑,微服私访去去查民情。

    不过,李承乾采取的做法,张玄素一时还不太认可,他认为李承乾公开道歉有损太子的声誉,还认为李承乾搞什么监督委员会是百姓干政。

    张玄素提出了反对意见,李承乾却没有听他的,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监督委员会是一个民间组织,没有报酬,他们的意见直接反馈给东宫。

    张玄素担心李承乾搞监督委员会的举措,会引起人们的非议,他不相信百姓们会参与这件事情。

    亲仁坊。

    12月18,是各个坊间选举长安城建民意代表的日子,张玄素特地请假暗中去观察,他随意来到了亲仁坊。

    下午两点,在坊间的小广场上,放着一张桌子。坊里的里正带着几名衙役在忙活着,周围还有几名负责维持秩序的武侯。

    此时,小广场上已经围上了很多的人,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周围还有不少人瞅着这里走来。

    里正看到人来了不少,他站起来,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乡邻,长安城建的事情,关系到咱们长安城每一位居民。为了搞好长安城建,把咱们的长安城建设得更好,太子殿下希望大家一起出谋划策。

    本月22日,要召开长安城建听证会,给了咱们坊里5个名额,有谁愿意参加的,举个手吧。”

    呼啦啦,围观的人群中有很多人举手。

    张玄素很好奇,问自己身边的一位举手的中年人道:“听说那个什么监督委员会没有酬劳,你为什么要参加啊?”

    张玄素穿着便服,那个人望了他一样,不满地说道:“你这是什么觉悟?我是老长安了,当然希望长安越建越好了,太子殿下征求咱们百姓的意见,那是看得起咱,咱提建议也是为了自己好,还要什么报酬?”

    “就是,你这个态度不对啊。”中年人身边的一位邻居附和着说道。

    他们的对话引起了周围的人的关注,有人对张玄素说道:“你不是这个坊里的人吧?怎么没见过你?”

    “你不是来捣乱的吧?”有人说道。

    张玄素很尴尬,勉强笑道:“我只是好奇,没有别的意思。你们继续。”

    这时,里正喊道:“人太多了,大家过来抓阄吧。”

    那些举手的人,纷纷朝着里正走去。

    张玄素离开了亲仁坊,还是有些不理解,这些百姓为什么会参与这件事情。

    其实,这几年来,长安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市越来越繁荣了,百姓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长安城里修建了公园、还有医疗设施,新建了不少的学校,污染企业搬迁到了工业城,这些都给百姓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百姓们对官府的好感度增强了很多。

    当然了,在长安城建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事情是百姓们不满意的,他们想给官府提出建议,可是却没有正规的途径。李承乾的做法,正好满足了百姓们参政议政的愿望。

    张玄素整天待在深宅大院里,脱离群众,自然不了解百姓们的真实想法。李承乾却深入民间调查研究,看得比张玄素要清楚的多。

    22号的听证会结束以后,《大唐日报》刊登了介绍听证会的文章,公布了监督委员会成员的名单。

    几天后,《大唐日报》刊登了根据监督委员会讨论的意见,结合朝廷综合考虑的结果,公布了长安城建征地拆迁的标准。

    内容很详细,不仅标明了各个区域、地段拆迁补偿标准的详细数据,还注明了产生这些数据的依据,赢得了大多数百姓的认可。

    李承乾这种公开透明的出来方法,赢得了百姓们的赞誉。他深入民间实地调查的做事态度,也得到了李世民和大多数大臣们的认可。

    东宫。

    张玄素拿着报纸,很高兴地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你最近真是进步了很多,现在朝野之间对您是一片赞誉之声啊。

    臣建议,您抓紧时机搞好长安城建的事情,提高自己的声望,齐王殿下正好不在长安城里,人们对他的关注越来越少了,正好消除他对您的不利影响。”

    李承乾一脸严肃地说道:“张师傅,以后诋毁五弟的话就不要再说了。请您记住,从今以后,我不想再听到任何对五弟攻击话语。”

    “嗯?”张玄素一时语塞了,他实在是没有想到李承乾会是这个态度。

    在前往西域的路上,李佑接到了李承乾写来的道歉信,也接到了魏征和阴广浩对李承乾观察的结果,心里好受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