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1908大军阀在线阅读 - 第430节

第430节

    吴绍霆现在主要考虑的还是德国人在幕后的动机是什么,至于他们怎么做,这些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就能发现的事情。再者他知道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古板、恪守规则的民族,哪怕几十年之后同样如此,所以有些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理解。

    “总之,他们有第一次、第二次,肯定还会有第三次,之前只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小动作,可迟早有一天他们会来真格的。”

    “元首,您的意思是我们一定要看紧?”王长龄问道。

    “这一个多月你们都没看出什么效果,还真指望德国人能透露出什么破绽吗?他们把改造我们中国社会体制当作是一项外交任务,而且当初在签订援助计划合约的时候,我们也首肯了他们的行动。所以对于他们而言,目前所做的一切都能顺理成章、顺其自然,越是这样,我们越难提前预测。”吴绍霆语气认真的说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长龄脸色有几分忧虑。

    “现在没有办法,只能等着他们的下一步。不过德国人继续这么折腾下去,迟早会把咱们中国折腾出大乱子。当务之急,还是这场世界性的大战快点结束,等我们以战胜国的身份拿到该有的好处之后,到时候就可以开始筹备跟德国划清楚界限的事情了。”吴绍霆表情坚决的说道。他既然要让中国成为世界列强,那自然不可能永远给别人当小弟,纵然跟德国不会有利益上的冲突,但也不希望发生政治或者外交上的不愉快。

    第一次世界大战彼此都有利可图,故而一拍即合。但战争结束之后,欧洲的事情归欧洲人来管,亚洲的事情归亚洲来负责,大家浸水不犯河水。至于中国借贷的外债,自然会按照规定的日期来偿还,当然如果是纯粹的“援助”那就是另外一码事。

    王长龄缓缓的点了点头,但是却没有多说话。这种国际间的政治干系还轮不到他这个战情局局长来掺和,自己能做的无非就是搞搞信息破坏和监听监视而已,终归只是奉命行事。

    停顿了片刻,吴绍霆看了一眼王长龄说道:“事情就先这么办,德国人那边你就不要多去盯梢了,我估计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关键还是要看好咱们中国国内的动静,省的一些刁钻之徒借机闹事,我可不想平白无故的被人泼一身污水。”

    王长龄郑重其事的答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15章,大局已失

    自从进入十二月份之后,打破僵局的南亚战争可谓是一路高歌。

    隆塞大捷奠定了中国军队占据优势的一面,同时也给敌人造成极其严重的信心打击。

    何福光果断下令德乌敦战线的军队开始向北方转移,尽管目前德乌敦因为派出援军,而导致城内的兵力有所减少,可对于中国军队而言,这里依然是一个短时间内无法逾越的障碍。索性按照原计划行事,绕开这个地理环境不利的地方,转战北方与空骑兵、大陆桥第二兵团会合,然后长驱南下直捣曼谷。

    对于弗伦奇元帅而言,他的职业生涯和军中大权正在经历最严重的考验。

    塞隆作战失利对他的打击非常沉重,刚刚整顿完毕的第四师居然连两天时间都未能坚持,直接被兵力数量少于己方的中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做为暹罗目前最具战斗力的军队,连弗伦奇军团都不能扭转局势,更别说那些只能参与防守战的地方军队,暹罗的前景由此可见一斑。

    弗伦奇元帅很清楚,接下来他面临不将仅仅只是负隅顽抗的战场作战,同是还要投入精力应付政治场上的作战。因为经过塞隆一战之后,他已经可以确定英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失去所有优势,相反中国军队士气高涨、兵力充足,这个极大的落差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不是积极布置城镇防守,再怎么防守也抵不过中国军队铺天盖地的强攻,最终不仅无法坚守阵线,甚至还会导致全军覆没。

    结合同时期欧洲主战场的情况,英法联军正遭受三面围攻,意大利虽然是一个不足轻重的国家,可突然发起的偷袭进攻还是占尽了前期优势。对于意大利军队来说,他们不需要争取太多的战场优势,现在掌握的这些已经足够了。

    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持续长达两年之久的高消耗战争,早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境地。

    既然连欧洲主战场都无法照顾全面,怎么可能还有心思顾虑到南亚战场?

    因此,哪怕弗伦奇元帅不是一个政治人才,但这个时候失去祖家的军事支援,继续作战只会一败涂地,还不如通过政治手段来获得弃车保帅的效果。

    对于英国政府来说,南亚战争无非是要保全香港和印度这两个地方,香港由于地理原因最终不得不放弃,可对于英属海外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来说,哪怕是拼尽最后一兵一卒也一定要坚守到底。

    可目前印度政府为了应付南亚战争,不仅军事资源分散的到处都是,人力资源同样是一盘散沙。与其在无所谓的继续消耗下去,还不如先放弃暹罗、缅甸,在必要的时候甚至都可以放弃海峡殖民地。把驻守在这些地方的精锐部队全部调回印度,至于暹罗、缅甸方面则交给地方政府自行处理,或可暗中支持进行长期的游击战。

    事实上,弗伦奇元帅的的确确是一个具备长远战略目光和大局观的人,他知道中国军队试图将战火推向整个南亚大陆,纵然中国军队这一路上的进攻总体上是顺利的,可是却有一项不可忽视的限制因素。

    南亚大陆不仅是热带地区,而且整个次大陆的地理范围足有小半个中国之大,再加上海峡殖民地的海域分布,战略纵深不可不谓之开阔。

    中国军队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占领了越南、老挝、高棉,目前又将战火推进到缅甸和暹罗,以及印度北部边疆地区。而以中国目前的兵力数量来说,这一切进展的实在太快,兵线的距离实在拉得太远,后勤的压力也因此越来越沉重。

    对于中国军队而言,这几年军工业的突飞猛进发展自然是值得骄傲,几乎所有前线作战部队都会配备各种炮兵部队,而在南亚战场上炮兵无疑是一支最昂贵的部队。大炮的保养,炮弹的保养,运输力度,炮弹供给等等,注定是会是拖累战场进度的罪魁祸首。

    弗伦奇元帅目前考虑的思路,就是尽可能避免常规作战,改为更为持久、更为难缠的游击战。用落后的打法来消耗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精锐部队则尽快转移到印度修养。

    一旦弗伦奇军团从暹罗撤退,其他印度部队也从缅甸撤退,将暹罗和缅甸大片疆域出让给中国,中国要么选择继续快速向印度突进,要么选择放慢进攻步伐巩固占领区的统治。

    如果是前者,中国军队必然会遭受后方游击队不间断的侵扰,导致的就是后勤负担越来越严重,最终则会影响到前线作战部队的失利。如果是后者,要在热带雨林里面收拾游击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必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彻底平息地方军化整为零的作乱,直至得以巩固地区统治权。

    而就在中国巩固后方区域的时候,印度方面不仅收回了所有主力部队,同时还获得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喘息机会。即便之后中国军队还会调集兵力来进攻印度,印度方面以逸待劳,更是做好了决一死战的所有准备,必然会拼尽全力拖垮中国的攻势。

    除了考虑这些战略目的之外,弗伦奇元帅同时也开始琢磨着如何结束南亚战争。

    印度拼死决战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决定,更何况印度只要拼尽全力来应付中国,最终照样会拖累欧洲主战场。毕竟英法联军有相当一批军事物资是由印度承担,印度总不能不分担负担反而还牵累祖家吧!

    归根结底,保全印度的目的是为了保全欧洲主战场。

    然而弗伦奇元帅很清楚除了跟中国玩命,单凭现在印度的兵力以及兵力素质,根本不可能阻挡中国大军的进攻。

    因此,只要具备一定程度战略大局观的人就会意识到,印度现在既不能丢失也不能玩命。利用缅甸、暹罗甚至海峡殖民地的地盘,换取的就是拖延南亚战争的时间,同时也是在换取一次结束战争的契机。

    当然,这契机仅仅是对弗伦奇元帅一个人而言,他相信无论是英国祖家还是英属印度政府的文职官员们,都不会赞同自己的这个想法。这也是为什么,对他而言这同样还是一场政治场上的战争的原因,自己不仅要对付本国的那些官僚阶级,还要利用政治手段诱使中国放弃进攻印度。

    当弗伦奇把自己的部署计划告诉手下的部将们,就连部将们都感到无比吃惊,哪里会有把殖民地拱手相让的道理,那之前几十年的海湾扩张岂不是化为乌有?英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列强,全部是因为拥有众多的海外领土,放弃这些海外领土无疑就等于消弱国力。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16章,放弃南亚

    不过弗伦奇没有给部下们任何反驳的机会,直接用军事命令强压下去。

    如今他个人的心里压力和政治压力都已经到达非常沉重的地步,现在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自己能做的事情,也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交代任务的参谋会议上,他几乎没有多做任何解释,唯一能够说出口来的就是“不计代价保证印度安全”,而这个理由让弗伦奇军团的所有参谋官都接受了。毕竟参谋部的高级军官们还是有头脑的,虽然他们情绪上反对不战而退,但理性上很明白继续战斗下去的后果,弗伦奇军团总不能全部客死他乡。

    参谋会议的气氛很压抑,几只烟斗喷着陈闷闷的烟雾。

    弗伦奇元帅眉宇间拧着严重的“川”字,他用低沉嘶哑的声音说道:“根据最新情报,德乌敦东边的中国军队已经陆续开始转移了。这对我们而言是一次好机会,我们要趁着中国人转移之际部署撤退计划。”

    一名参谋官犹犹豫豫的问道:“元帅,可是……我们该怎么向暹罗军交代?”

    听到这里,其他人也都露出了愁容,好歹暹罗政府上上下下都是站在英联邦立场上,他们奋勇作战倒头来却被英国抛弃,传出去只怕会让更多殖民地心寒不已。

    弗伦奇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表情略有几分无奈,但语气却坚定不移,他说道:“我会亲自跟他们谈,但不是现在。到时候无论他们怎么选择,我们都无法再去干涉。不过有一点,无论如何我们必须拉拢一支信得过的暹罗军队,即便再我们撤退之后,他们也会义无反顾的阻击中国军队。”

    英国军官们面面相觑,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显出“这不可能”的意思。

    弗伦奇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虽然他心里同样没有底,可这不能改变自己已经决定下来的计划。他接着用吩咐的口吻说道:“从明天开始,后勤部队陆续分批次向曼谷转移,伤兵和预备役部队紧随其后。我要求其他部队在德乌敦坚守十天以上,然后陆续撤退。情报单位会密切关注中国军队的动向,用一句中国话来说,我们现在要学会见缝插针。”

    因为缅甸的局势已经非常混乱,因此从暹罗到印度的陆面交通已然不安全,弗伦奇军团的撤离唯一的办法只能采取海上转移。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这时,一名后勤军官十分为难的说道:“元帅,之前我们弗伦奇军团与美国商船队的合约在上个月的时候已经到期了。”

    弗伦奇脸色一下子阴沉下来,明知故问的说道:“什么意思?”

    后勤军官说道:“之前白厅与美国签署的航运支援条约,合约期只有半年的时间。上个月二十二号这份合约已经到期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海上船只帮助军团完成转移。”

    另外一名军官说道:“狮城海军基地那边也没有足够的运兵船,约瑟夫将军的舰队只有五艘登陆船,其中一艘在朝鲜战争时负伤待修。单靠这支舰队的运输力,只怕最快也要半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转移任务。”

    弗伦奇捏紧了拳头,忍不住大骂道:“这些白眼狼,拿了我们那么多好处,居然一点都不留情面。为什么上个月没有人告诉我这件事?”

    后勤军官顿时语塞,他原本以为弗伦奇元帅是知道这份合约的,毕竟当初与美国人签订合约都是高层在一手经办。现在可好,弗伦奇元帅肯定是把这件事忘记了,可若要解释又该怎么开口?支支吾吾半天,他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弗伦奇当然不会因为这件小事责怪部下,他沉思了片刻,随后说道:“到达曼谷之后,征用所有可以使用的民船,我们一定要在月底之前全部撤回印度。”

    听到这样的话,在场军官们神色都不好看。

    如今弗伦奇军团已经打算抛弃暹罗,为了掩护弗伦奇军团撤退,还要牺牲很多地方军队,现在又要征用民船,这简直是让英国的声明一败再败。要知道曼谷早已混乱不堪,英国侨商、地方贵族都在等待船只转移,身为军人不能保证人民财产的安全,反而还要强征民船来为自己所用,这传出去当真是一次极其重大的信誉危机。

    可是在这一刻谁都没有站出来提出反对,因为所有人很清楚,弗伦奇元帅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那是已经抱着坚定不移的决心。如今他们能做的也只能暗暗祈祷,希望事情不会发展到那么糟糕的地步。

    “到了曼谷之后,让罗哈德去一趟昆明。”沉默了一阵之后,弗伦奇再次开口说道。

    “什么?元帅,昆明,您确定是昆明?”

    “这是……这是要做什么?”

    “我要跟中国人谈判。”弗伦奇不动声色的说道。

    “谈判?元帅,我们没有这个权力,这种事情应该是由外交部或者其他政府部门来负责,这么做风险实在太大,不管是德里方面还是伦敦方面,一旦他们知道我们私底下与敌人谈判,弄不好是要触犯军法的。”一名少将神色激烈的说道。

    “先让罗哈德去,等我们撤回印度之后,我会亲自向德里方面做出解释。”弗伦奇大声的强调说道。

    所有军官们的脸色都露出了更为沉重的忧虑,之前是擅自撤退,随后又要破坏英联邦的信誉,紧接着还要私自与中国人谈判。这些事情每一件都可大可小,虽然说德里方面全权委任弗伦奇军团接管暹罗防务,若是以战略撤退为理由尚且情有可原,甚至强行征调民船也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

    可是私下与敌人谈判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稍有处理不慎甚至都可以被判处通敌之罪。不仅如此,就算上面没有人追究法责,但弗伦奇元帅私自安排的谈判也很有可能会被外交部否认,到头来只是一场空谈。不仅如此,关于这一点中国人也会很明白,在没有正式外交的许可之下,他们怎么可能会随随便便接受谈判?

    “元帅,看在上帝的份儿上,这件事一定要从长计议。就算您可以向上面解释,但上面未必会接受,倒头来不仅没有任何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导致无妄之灾呀。”

    “是呀,更何况我们现在去跟中国人谈判什么?议和吗?还是休战?”

    “不管是谈判什么,都是无稽之谈,这件事不能乱来。”

    军官们众说纷纷,比起之前的事情来说,私下谈判这件事显然太过严重,不仅严重而且很有可能是毫无作用,这就等于平白无故多添一份风险,只有疯子才会如此做事。

    弗伦奇吸了一口气,拿出全身的力气吼道:“你们难道都愚蠢到如此地步?我们既然选择撤退,那就意味着这场战场已经没有取胜的可能,继续消耗下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保全印度的意义又是什么?我们是军人,虽然失败是耻辱,但也绝不能因此而不顾大局。”

    全场一下子肃静了下来,大家都很吃惊的看着弗伦奇。

    虽然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们见过这位长官发过无数次脾气,可是显然这次是最严重的一次。自弗伦奇军团建立以来,他们便一直追随弗伦奇左右,自然了解弗伦奇的雄心,若不是真到了无可选择的地步,必然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而既然弗伦奇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也意味这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

    “大局,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局吗?我们大英帝国已经守不住南亚了,难道还要继续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吗?不管欧洲战场是什么情况,在这里,南亚战场只能放弃,你们明白吗?这样一来或许还能为欧洲战场争取持续的时间,如果我们要拼到底,最终不仅不能帮助欧洲战场,反而还会成为累赘!”

    弗伦奇原本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做解释,但自己的心情非常糟糕,只能把该说的话发泄似的说出来。他甚至不指望部将们能理解自己,完完全全只当作是一番发泄。

    军官们终于被弗伦奇的这番惊醒过来,并非他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不过为了军人的荣誉和大英帝国的荣誉,迟迟不肯接受这个现实罢了。事到如今,连最高军事长官都彻底下定决心看穿了目前的现状,难道还能自欺欺人的坚持下去?

    哪怕军官和士兵们都不怕牺牲,可这种牺牲能换来什么?最多只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而已,到头来在伤亡惨重的情况之下,战争反而会更加艰难。

    众人只能暗暗的在心中叹息,谁也说不出多余的话来!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17章,出兵沙俄

    就在南亚战场的局势变得微妙起来时,在蒙古的北方第二集团军却正式接到命令,向新西伯利亚出征。早在两个月之前,北方第二集团军已经轻松攻克了外蒙古库伦,并逮捕藏传活佛哲布尊丹巴和叛变的四盟亲王,宣布解散亲王的领地和军队,并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人押送到北京进行软禁。

    之前虽然国防部已经开始讨论关于北方战线的延伸问题,甚至还放出了消息会命令北方第二集团军继续北上,按照原计划出兵沙俄。但是由于中日战争结束之后,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军事物资和人员配备,包括善后、抚恤、重建等问题,一下子让国防部忙得不可开交,不得不延缓了关于北方第二集团军的最终决议。

    不过,对于北方第二集团军而言,他们也不急着这么快出国作战。

    外蒙古不比内蒙古,这里的政治环境和民族状况非常复杂,尽管镇压了四盟亲王叛乱并且逮捕了活佛哲布尊丹巴,可民族隔阂性依然使得许多本地人仇视中国。

    韦汝骢很清楚,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外蒙古的政治问题,北方第二集团军的后方得不到稳固,即便出兵沙俄也会发生种种问题,这是非常冒险的事情。

    因此在完成外蒙古主权收回之后的这两个月时间里,韦汝骢将北方第二集团军各师的兵力部署在中俄边境地区,库伦留下一个师镇守,并积极的与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协调工作,安抚和威压外蒙古各部。

    在军队的积极帮助之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很快达成一致,建立外蒙古崭新的行政秩序,逐渐恢复民生建设。中央政府甚至在短短两个月内下拨了一千万的经费,帮助外蒙古与内蒙古通过合作建设的方式,消除两地地域性的分歧,加强汉蒙之间人民的关系,意图尽快让外蒙古融入中华民国的政治环境之下。

    韦汝骢还向中央政府递交了一份《蒙古开化建议书》,提倡尽快在蒙古地区普及国民教育,鼓励蒙古人学习汉人文化知识,并主张奖励蒙汉通婚。因此来达到尽快消弱民族隔阂性的目的,并且让汉文化在蒙古地区更加根深蒂固。

    而就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北方第二集团军通过积极的加强蒙汉关系,不仅帮助外蒙古建立了一套忠于南京中央政府的行政系统,还极大的促进了中国士兵与外蒙古当地的感情。甚至因此还招募了一批蒙古侦察兵加入集团军序列,吸纳了一批蒙古军官进入集团军随营学堂学习。

    这也为即将出兵沙俄打下了极其良好的政治与环境基础。

    之前蒙古之所以叛乱,还是仗着背后有沙俄撑腰,可是现在发现中国实在强大的太多,倒头来都能反攻沙俄了。

    于是之前的希望全部化为泡影,相反中国对蒙古地区除了加强政治统治之外,也制订了许多民族自治和改善民生的政策,让许多蒙古人民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

    至于出征沙俄,韦汝骢一直没有宣传这是一次入侵行为,而是将中日战争时期的沙俄军团屠杀中国国民的事情翻来覆去强调,只说这是一次报复行动,同时为了拱卫国家疆土的安全向列强示威。归根结底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危着想。

    借此进而又做了另外一番倡导,不管外蒙古之前是什么态度,如今既然已经回归祖国的怀抱,那蒙古人民就是中华人民,日后不管有谁欺负蒙古同胞,南京中央政府都不会坐视不理。就像这次出征沙俄的目的一样,哪怕今日不能报仇,明日也会报仇。因为中华民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如此宣传造势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蒙古人民有安全感,认为北方第二集团军驻扎在外蒙古不是为了镇压和提防蒙古人民,而恰恰是为了保护他们。除此之外,也间接的在蒙古人民心中留下一个印象,那就是这次出征沙俄也是为了巩固边疆安全,是正义化的出征,并非是狂傲自大的侵略。

    正是在这样的舆论宣传之下,北方第二集团军上上下下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民心基础,而这份基础就是出征沙俄最好的后勤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