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大宋之重铸山河在线阅读 - 第五五二章 和谈条件

第五五二章 和谈条件

    软肋!

    每个人都有!

    徐还的软肋是妻儿,赵构的软肋是皇位和权力。

    送归韦太后,送归二圣。

    虽说都是至亲,但赵构的心情却是截然相反。

    生母回归,是团圆,是尽孝。

    但生父和兄长归来,无疑是威胁,是他最担心,也决不能容忍的事情。故而当秦桧说出这句话时,赵构的态度已经确定了。

    “金贼愿意送太后南归?”赵构低声询问,故意忽略了后半句。

    “是,此番和谈若是能让官家与太后团员,全了官家一片孝心,也是极好的。”

    “嗯!”赵构点点头,心里自然明白,孝心是最好的借口,朝堂众臣难以反对,和谈也就顺理成章。

    而且此番金国的和谈似乎很有诚意,从伯侄之国到兄弟之国,身份对比了有了很大变化。

    而且可以拿回黄河以南的土地,兵不血刃,光复疆土。岳飞也就没有必要再北伐,迎回二圣之说也就不复存在。

    “官家,金国和谈使已经等候在淮水岸边,随时可以前来临安,拜会官家。”

    “嗯!”

    赵构点点头,已然默许此事。

    秦桧心中一喜,小声道:“官家,金人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岳飞高呼直捣黄龙,金主受惊,甚是不安。若两国从此化干戈为玉帛,恐岳飞之流不能留存……”

    话说白了,金国的条件是——杀岳飞。

    赵构心头一动,但并未太过震惊。

    看来金兀术是被岳飞打怕了,一心要置岳飞于死地。

    作为皇帝,按理说肯定不能杀功臣,自毁长城,但赵构内心却认同了。

    岳飞或许是大宋的功臣,却不是自己的忠臣,这样的人……留之无益。

    也就是说,在这件事上,自己和金人的诉求是一样的。

    秦桧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官家,岳飞拥兵自重,恐怕已经有不臣之心……”

    “会吗?”

    不知出于怎样心态,赵构明知故问。

    “有此迹象。”

    赵构没有接茬,改口问道:“和谈之事情,临安诸卿或许赞同,但在外的将领……岳鹏举,徐子归……”

    “官家,这便是试探他们忠奸的绝好机会,岳飞这边……官家不妨下诏撤军,看他如何反应。

    至于徐驸马,臣拿捏不准……”

    秦桧是当真没有把握,如果说当前大宋最反对和谈之人,徐还一定是其中之一。

    之前绍兴和议,他之所以赞同,那是因为实力还不够,无法对临安朝廷对抗,只能听命行事。

    但今非昔比,徐还如今在西北一家独大,自成一体,临安完全鞭长莫及。西军已经拿下河东,又有契丹人掌控的云内州,完全可以翻越太行山,挥师东进,直取河北,进军燕云。

    和谈?

    徐还岂肯乐意?

    但偏生此事,必须安抚徐还,尽快促成。

    完颜挞懒与金兀术已经明确表示,只要和谈达成,金国就会联合他们一起出手,将徐还置于死地。

    虽然没有明确说怎么办,但话里话外,显然已有定计,成竹在胸。

    可是怎么才能迫使徐还答应呢?作为大宋军方的实权人物,前线第一统帅,如果他反对,恐怕和谈会很难进行。

    毕竟眼下势头不错,一旦徐还领头,后续会有很多人跟着鼓噪,汹汹民意会非常难以安抚。

    最担心的是徐还和岳飞二人双双反对,甚至不听从朝廷号令继续进军,和谈根本无从谈起。

    是以,秦桧很着急,赵构也很着急。

    然而他们万万没想到,当此关键时刻,徐还好像自己先松口了。

    徐还的奏疏从凤翔府而来,这是一份战果汇报奏疏,也可以说是一份请功奏疏。

    宋军攻陷了河东,作为西军统帅,徐还向朝廷汇报战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出乎意料,以前徐还总是故意淡化功劳,这一次却大张旗鼓地请功。

    虽然名义是为将士们请功,但明眼人心里都清楚,将士们尚且有封赏,他这个功勋最为卓著的统帅呢?

    要知道,自从收复灵夏二州开始,再到斩杀银术可,击败粘罕,到如今攻克河东,朝廷一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延缓封赏。

    朝野上下已经有很多人提及此事,无论是枢密院还是御史台,都表示过异议,认为朝廷应该赏罚分明,不能寒了前线将士的心。

    之前还可以说,等战事告一段落之后,一并封赏。现如今既然要和谈,自然是要终结战事,论功行赏自然也就刻不容缓。

    功劳多,封赏自然也就足。

    徐还麾下的将领们现如今都兼着地方知州、团练使、防御使,品级都已经不低,许多人甚至有爵位在身。

    这些都好说,无非多给几个虚名而已,反正这些人在西北已经称雄一方,实权在握。

    要紧的是徐还,该如何封赏?

    秦国公,辅国大将军,川陕宣抚使,兼枢密副使,开府仪同三司,又是皇家驸马。

    到了这份上,下一步该怎么封?

    兼任河东路宣抚使?这是必然的。

    升任枢密使?这不行。

    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枢密使,赵构也不愿意在程序上,或者名义上将调兵权交给徐还。

    平章事,宰相衔是必然要有的,这毋庸置疑。

    至于辅国大将军,往上也有上升空间,但显然不足以表彰徐还的功劳,也不能满足徐还的胃口。

    因为徐还在奏疏最后写了这样一句话:臣虽久在西北,然忙于战事,不得回归故里,祭扫祖先坟茔。

    如今战事告一段落,请朝廷恩准休沐,暂许归长安祖祠,祭扫守孝,恳请官家为徐家祖祠赐匾。

    徐还的祖籍在长安,祭出孝道这杆大旗,是个很不错的借口。

    赵构和秦桧推敲了半天,这是徐还变相同意和谈的说辞,但有所舍,就要有所得。

    换句话说,徐还是在讲条件。

    说是求一道匾额,实际上是在求封赏,不必说的很明白,明白人心里都清楚。

    按照惯例,有贡献的大臣父母都会得到追封,母亲封诰命,父亲封官爵。

    那么该给徐还的父亲追封什么呢?

    按照父死子继的传统,这个爵位已然该由徐还承袭,只能高不能低。徐还现在已经是国公,再往上似乎只能是王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