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国医在线阅读 - 国医 第2节

国医 第2节

    只有一点,那就是现在的药材绝大多数都是人工种植的,很多药材的药效甚至都没有以前的药材的药效的一半,跟修真界的相比更是相差甚远。

    就比如他手里拿着的这块甘草——方洲放进嘴里嚼了嚼,随后就得出结论。

    四年的人工栽培种,药效只有修真界的三分之一。

    而且时隔五百年,对于这个世界的很多药材和药方,他其实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而想要靠几副药就把病人治好,可不仅仅是需要医师对病人的病情了解透彻,还需要医师对药材的药效掌握充分,然后根据病人的病情,开出药效最好的药方。

    所以他得先把这些药材都过一遍才行。

    于是就在长明街的一众街坊邻居闻讯赶来围观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方洲一边翻看《药典》,一边辨识药材的场面。

    他们当场就沉默了。

    下一秒,他们的神情就扭曲了。

    “药材都认不全就敢出来开诊所?”

    “我就说中医都是骗子吧?”

    “他这个诊所如果半年之后不倒闭,就算我们白活这么多年了。”

    第2章

    结果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五天,只有零星几个病患找上门来,而且这几个病患在看到方洲的模样,愣了一下之后,也全都毫不犹豫地转身就走了。

    看到这一幕,过来给方洲送花篮的秦枫顿时就有些急了。

    他之所以没有坚持劝说方洲放弃自己开诊所,一是因为他相信方洲的实力,哪怕方洲才学了八年医,但是他觉得,方洲现在治疗一些小病小痛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这就足以让他的诊所在这个小县城里立足了。

    二是因为最近正值流感高发期,绝大多数医院和诊所都人满为患,他想着,到时候肯定会有病人不想排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到方洲这里来看病,这样一来,前期方洲肯定是不会亏本的,等到方洲把这些病人的病治好之后,方洲的名声自然而然的也就打出去了,后期他的生意肯定也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

    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街坊邻居竟然宁愿去排队,也不愿意来方洲这里就诊。

    秦枫:“二洲,你确定不搞一个盛大的开业仪式吗?”

    方洲放下了手里的《医方名录》:“我手里现在不太宽裕,还是算了吧。”

    “而且诊所开业,搞盛大的开业仪式那不是盼着街坊邻居生病吗?到时候让街坊邻居们怎么想?”

    毕竟绝大多数诊所做的都是街坊邻居的生意。

    秦枫:“……”

    “也是。”

    而后他灵光一闪:“病人之所以不愿意找你看病,主要原因之一是觉得你太年轻了,要不,你剃个地中海,再戴个口罩,装一段时间中年人试试?”

    方洲默了默,然后仰起头来:“……突然觉得这诊所不开也罢。”

    秦枫:“……”

    他绞尽脑汁:“或者,你搞几天义诊试试?”

    方洲:“……你是不是忘了,照市的百姓这么厌恶中医的原因是什么了?”

    因为三十多年前,有一个从照市走出去的,名叫陈述的京城中医院的主任带着他的医学团队回到照市来做义诊,当时的国人对中医还是很信任的,更何况对方还是京城中医院过来的名医,所以照市百姓直接就把对方的义诊摊围了个水泄不通,于是他们便向照市警察局求助,请他们出动警察帮忙维持秩序。

    照市百姓见警察都帮着那些中医开路,对他们顿时就更加信任了,以至于当时甚至有儿子背着病重的老母亲走了三十几里山路,跑到县城里来求医。

    然后他们就开始向病人推销起了一款名为‘百病消’的中药饮剂。

    用他们的话来说,这款名叫‘百病消’的中药饮剂不仅能治百病,还能强身健体。

    没病的人喝了能抗衰老提升免疫力长命百岁,宫寒的当天见效,阳痿的十五天见效,得白血病的喝一个月就能缓解喝三个月就能痊愈……甚至只要喝上两年,癌症都能治好。

    而且这款药剂的价格还不便宜,一支要十元钱,一人一天就要喝上三支。

    要知道当时的照市,绝大多数普通百姓一个月的工资也才不过一百块。

    但是为了治好自己的病,治好亲人的病,无数人掏空家底甚至去借高利贷,去购买这款药剂。

    以至于仅仅不过一个星期的时间,对方就从照市搜刮了将近一千多万。

    照市政府不少人都对此产生了疑心,可是随后这些人就找上了门来,说是经过这件事情之后,他们充分看到了照市百姓就医难的问题有多严重,秉着医者仁心,他们想要用这一千多万在照市建一个京城中医院附属医院,希望照市政府能够给予支持。

    听见这话,照市政府当即就打消了猜疑,不仅免费给他们批了一块地,在得知他们资金不足之后,还主动给他们投了一百二十万。

    毕竟京城中医院可是华国十大知名医院之一,要是照市能够引进京城中医院的专家教授,不仅照市的百姓受益无穷,如果能够吸引来天南海北的病患,那么对照市的发展,将百利而无一害。

    结果第二天,这伙人就带着所有的钱跑到了国外,到现在人都还没有抓到。

    关键是为首的那个陈述,还真就是京城中医院的主任。

    只不过他早就因为涉嫌偷窃医院贵重药材,向病人索要巨额红包,被京城中医院停职审查了。

    事后,京城中医院也始终没有给照市一个说法。

    当年的照市,不仅一夜之间沦为全国人民茶余饭后的笑柄,还有不知道多少人倾家荡产,最后哭瞎了眼,熬白了头。

    关键是,后来,照市又发生过三起类似的事件,虽然这三起事件都发生在偏远的村子里,涉及的金额都没有超过百万,但是已经足以让照市百姓对中医深恶痛绝了。

    秦枫:“……”

    说起来他大姑和大舅妈就是当年这桩案子的受害者来着。

    所以这件事情还真就无解了?

    还是有的。

    方洲已经想好了:“我查过了,这次的流感所引起的主要症状是发烧和咳嗽,我明天会做一些润肺止咳化痰糖,送给附近的几家外地人开的早餐店,再给他们包个红包,请他们帮忙送给来往的客人。”

    外地人没有经历过当年的那几件中医诈骗案,对中医肯定没有本地人那么排斥。

    而对于一家早餐店来说,多出一样赠品无疑就多出了一份竞争力,更何况还有好处费拿,所以他们应该不会拒绝。

    秦枫顿时松了一口气:“你心里有计划就好。”

    “正好,我小姨家就是开饭店的,到时候你也给我拿两盒,我给她送去。”

    方洲:“谢了。”

    这几天里,他已经把手里的这五百种药材全都过了一遍,对于它们的药性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所以他随后就在手里的这本《医方名录》里的一个药方的基础上,改出了两张合适的药方。

    秦枫凑过去一看:

    “木糖醇四斤,枇杷两斤三两,薄荷二两,川贝三两三钱……”

    “蜂蜜两斤九两,枇杷三斤,薄荷一两九钱,川贝三两一钱……”

    在秦枫的帮助下,五个小时后,两大盒润肺止咳化痰糖就做好了。

    秦枫伸手揉了揉发酸的肩膀:“一个润肺止咳化痰糖而已,制作起来都这么难吗?整整五个小时啊,想偷会儿懒都不行——就因为每一种药材的熬制的手法都不同,时间多两秒都不行,就连搅拌的圈数都有严格的限制,我以前跟着领导上山下乡的时候,隔段时间还能休息一会儿玩个手机呢……”

    “辛苦了。”

    方洲抬手一看:“已经下午两点多了,你想吃什么,面条还是蛋炒饭?我给你摊两个鸡蛋。”

    “面条吧。”

    秦枫往椅子上一躺:“我要吃四个鸡蛋,都要溏心蛋。”

    方洲:“行!”

    吃完面,方洲就拿着这些润肺止咳化痰糖去找了附近的几个外地人开的早餐店。

    得知他的来意,那些人果然都爽快地收下了那些糖,并且答应如果有顾客问起来的话,会告诉他们,这是方氏诊所制作的润肺止咳化痰糖,而且他们最后连红包都没收。

    但没有想到的是,之后的三天,依旧没有几个病人找上门来。

    所以他不知道的是,那些早餐店的老板在笑着把他送走之后,转身就把手里的那盒润肺止咳化痰糖扔进了垃圾桶里。

    “呵,虽然老子是外地来的,但老子被骗子中医骗走的钱,甚至比照市的老百姓还要多呢。”

    “虽然我不是照市本地人,但我老丈人是啊,我要是敢把这玩意儿放进店里,明天他就能在老丈人这个称呼前面加个前字。”

    “两百块钱就想收买我们,当我们是要饭的吗?”

    “干得好。”

    消息传到长明街老年活动中心,为首的程老爷子直接就大笑了起来。

    “照这样下去,都不用三个月了,不出一个月,那个中医诊所就得关门。”

    听见这话,其他人也纷纷说道:“那到时候我们可一定要好好庆祝一下。”

    “正好下个月就是中秋了,不如我们到时候叫老刘他们过来,摆上个十几庆功桌,好好热闹热闹。”

    “好主意,那我捐一千好了。”

    “我也捐一千。”

    程老爷子:“行,我捐三千。”

    他们这些人要么是从单位退休的,要么是拆迁户,所以当然有这个实力了。

    但没想到的是,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中年男人牵着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女孩走进了方氏诊所里。

    中年男人顶着一手臂的刺青,但说话还挺和气:“有人吗?”

    秦枫咻的一下站起身:“你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中年男人:“你这里有藿香正气水卖吗?”

    秦枫:“有有有。”

    这可是诊所的第一个客人,所以他能不激动吗?

    虽然这第一个客人只是过来买药的。

    他当即给旁边的方洲使了个眼色。

    方洲的心情当然也很不错,所以他一边朝着药柜走去,一边关心道:“家里是有什么人身体不舒服吗?”

    中年男人随口回道:“是我小女儿,今天有点头昏呕吐,可能是在学校上体育课的时候中暑了。”

    听见这话,方洲转头看向了他身旁的小女孩,小女孩的嘴唇虽然有点发白,但是脸色却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