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我成为崇祯以后在线阅读 - 第10节

第10节

    王二虎一拍胸脯,“大哥,皇上说了,就是因为我能吃才让我当的队长,这可是谁都比不了的长处,能吃就有力气,有力气才能上阵杀敌,皇上说了,不怕我能吃,就怕我孬种,我这个队长还是代职,要是我犯孬,就把我一撸到底,要是我干得好,还升我的官呢!”

    “二叔!二叔!你看到皇上了?”王小虎的眼睛冒着光问王二虎,在他的心目中,能否见到崇祯皇帝,才是关键。

    王二虎听了侄子的问话,一脸得意,要是有尾巴的话,尾巴都能翘到天上去,“何止见到了皇上,皇上还跟我说了几句话呢!”说着他指了指肩膀,又指了指屁股,“皇上拍了我的肩膀,让我好好干,又踹了我的屁股,说我要是干不好,就不给我饭吃,让我干眼馋,皇上可有意思了,净说实在话,我听着心里热乎乎的。”

    王小虎被二叔说的一脸神往,最后一拍胸脯道:“等我长大了也去投军。”

    王大虎可现实的多,他一脸严肃的跟兄弟说:“二虎,大道理哥哥不懂,可进城的时候听说书先生讲过,伴君如伴虎,皇上说杀人可就杀人啊!咱们是粗人,可别犯浑,否则脑袋掉的可快呀!”

    王二虎一脸不在乎,“大哥,你就放心吧!今天中午我还陪皇上吃饭了,皇上才不像是吃人的老虎呢!皇上还会说笑话,不过好像那几个大人不太喜欢听。”

    王小虎看二叔的眼神已经满是崇拜,“二叔,你还陪皇上一起吃饭了?都吃的什么呀?人家都说皇上吃的东西可好吃了,都是山珍海味,二叔有没有给我带回来一点。”

    王二虎一拍大腿,“皇上吃的跟我们当兵的一模一样,这可不是做给我们看的,皇上平时吃的也不是山珍海味,连城里的大老太爷吃的都比皇上好。”

    王小虎彻底被勾起了好奇心,央求道:“好二叔,你给我和爹爹说说吧!从头说。”

    (耽搁了,周一开始稳定更新^_^)谢谢支持

    第二十八章 试验与摸索 某某邪教与xx功

    我在卢象升的陪同下来到校场,放眼看去心中突然冒出了这样的词,红旗招展,彩旗飘飘,还得再加一句,那是相当的壮观啊!

    卢象升不是一个骄傲的人,但是这段时间以来作出的成绩让他很有骄傲的资本,几万人马在他的操练下,从普通的农民逐渐的有了军人的影子,精气神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卢象升一边陪着崇祯皇帝观看部队,一边说道:“皇上,新兵招募早已经完毕,训练方面微臣已经按照皇上的嘱托,主要进行了管理约束部队的工作,主要是纪律管理,不许军兵懒惰、怯懦、为非作歹、临阵逃脱等等。至于军队的编制是按照旧习,这点皇上另有安排,微臣未敢擅自作主。”

    我大致看了一下军容,堪称整齐,对卢象升的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爱卿干的好,比朕想象的要好很多,真是意外的惊喜啊!爱卿提到了军队编制问题,朕有过思考,当然了,待会还要征求一下爱卿的意见,集思广益嘛!”

    卢象升连道不敢,“相信皇上早有良策,微臣定当全力施行。”作为一个带兵的将帅,他对后勤以及军火器械很是在意,早就听说了崇祯皇帝巡视火器监以及改进火药,大造枪炮的事情,因此对崇祯皇帝除了忠诚更是多了几分敬佩。

    我和卢象升来到临时的帅厅,看着先到一步的李标和张庆臻以及其他几个将领,示意众人坐下,“朕听说张爱卿所管辖的人马也参加了此次的新兵训练,成绩还不错,朕要给张爱卿记一功啊!”

    “微臣这也算是将功补过,主要还是卢大人带兵有方,微臣不敢贪功。”张庆臻虽然没什么大才干,但是做了这么多年的官,眼力还是有的,自从卢象升被崇祯皇帝委派负责招募新军以来,他就看出卢象升非“红”不可,所以凡事都顺从卢象升的提议,事情的发展也朝着他的预测而来,卢象升果然直上青云,他很是为自己的眼光老到自诩。

    卢象升对张庆臻也很有好感,带兵之初张庆臻没给他制造麻烦,反而把旧有的京营人马也拉出来一起操练,有了老兵的提带,他新兵训练的相当顺利,“张爵爷不必过谦,没有张爵爷的用心,近日整齐的军容何来呀!”

    “你们俩不要互相吹捧了。”我笑着打断他们的话,“好就是好,这个东西是不能造假的,练兵过程中二位爱卿都有所付出,朕记在心中,来日定当嘉奖。”

    徐光启成为首辅但是却没有时间陪着崇祯皇帝料理政务,现在仍然是李标随侍左右,至于刘鸿训和钱龙锡,则还得将养月余才能正式恢复工作。

    李标不知兵事,但是这一路走来仍然看出军队的士气不错,听了崇祯皇帝夸奖卢象升和张庆臻的话,马上接茬道:“皇上所言甚是,卢大人和张爵爷所练之兵,比之前时京营,气象为之更新,可喜可贺呀!”

    我一摆手道:“好话说多了就变成了空话,还是言归正传比较好。卢爱卿,朕详细的看过本朝的编制体制,孙承宗守辽东时是按照营、冲、衡、乘的编制,因为是步骑混编,火器和刀枪混编,这个编制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是跟朕所设想的仍然不同。”

    卢象升对崇祯皇帝的脾气已经有几分了解,马上问道:“不知皇上想如何编制体制?”

    我早就考虑过这个问题,还是按照先前的想法,由我自己训练一万人马,方法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其余的人马则交给卢象升统带。

    毕竟我没带兵的经验,还想弄成一支纯火器部队,风险非常大,而旧有的练兵方法已经成型,能发挥出最佳的战斗力,所以留给了卢象升四分之三还多的人马,就是想在我的嫡系部队失灵的时候,能有拿的出手的实力。

    原本我想自己训练两万的嫡系部队,可今天早晨突然想到,这根本就是一次试验,而试验的成败关系到上万人的死伤,还是慎重一些比较好。

    “卢爱卿,朕之前就说过,这次招募的新军分成两部分,其中一万人马由朕亲自操练,其余的则交给卢爱卿统带训练,卢爱卿所辖管之兵的编制遵照旧习,而朕所带之兵,则以百人为一队,设队长一名,五队为一营,设营长一名,五营为一军,设军长一名,全部都使用火器,不知卢爱卿以为如何?”

    卢象升略微思考,觉得崇祯皇帝不过是把名称改变了一下,除了全部使用火器之外,整体并无多大改变,当然了,他对崇祯皇帝的操练方法保留意见,纯火器部队对付鞑子能有多大胜算,他一点把握都没有。

    “皇上,微臣研究过,步兵火器有效的杀伤距离与鞑子弓箭的杀伤距离有一定差距,再加上鞑子善于野战,骑兵训练有速……。”卢象升的话没说完,他相信这些方面,崇祯皇帝都考虑过。

    我绷着脸,“卢爱卿所说朕想过,现在看来,全火器部队在有些方面缺陷不小,但是朕相信战法很重要,只要战术运用的好,什么样装备的部队都有打胜仗的可能,当然了,朕也是试验,摸索,希望能找出一条取胜之道。”

    卢象升见崇祯皇帝如此表态,也不好再提其他的建议,心中只是给自己加大了压力,希望不必崇祯皇帝训练之兵上沙场,他的部队就能完成战斗,他总觉得崇祯皇帝的想法有点玄乎。

    “朕刚才只是大致的看了一下,现在该是跟士兵们接触了,待朕跟军兵们说几句话,再练兵不迟。”

    我当初想到兵权的时候就把思想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军队的忠诚度是我狠抓的一个方面,恶俗一点说,这些农民兵,不经过洗脑是不行的,虽然不用上升到某某邪教,xx功等等那样的高度,但是也要在他们的脑子里树立一种标准,忠诚的标准。

    第二十九章 发傻大胃王

    作为刚刚由农民转变成军人的王二虎,他对自己目前的状况非常满意。昨天他被人发现偷吃伙房的饭菜,上报到了最高长官那里,原本以为会挨一顿板子,哪曾想大老爷并没有为难他,也没有把他撵出军营,他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更让他开心的是今后再也不用偷伙房的饭菜吃了。

    今天出操,王二虎非常的卖力,他总觉得吃的比别人多,出的力气就得比别人多,否则他哪还有脸再吃那些干饭啊!

    出操的时候王二虎就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当他听说当今皇上就站在前面的帅台上,心脏顿时加快了跳动的速度,因为离的近,忍不住翘起脚尖想要看一看当今皇上的模样,随即想起军纪中有那么一条,马上又把脚尖落下了。

    眼睛看不见但是耳朵可以听,听着听着王二虎就觉得不错,因为皇上说的话他都听得懂,不像村子里那个教书先生,满嘴的之乎者也,听不出个数来。

    首先是让他们好好干,不为自己也要为了老婆孩子,父母弟兄,更说保家卫国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也提到了军队纪律问题,操练问题,这些在王二虎看来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听话的很,当头的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违反军纪这类可找不到他。

    这些话王二虎听的稀里糊涂,但是提到待遇问题,他的耳朵马上竖立起来,当他听说每月的军饷有二两银子,另外还给一袋白米,他的心脏不受控制的狂跳起来,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那到底是什么,因为他活了二十年,也没见过二两银子和一袋白米是什么模样。

    “就是他,一顿饭能吃十七碗。”

    王二虎还沉浸在二两银子和一袋白米的幻影中的时候,冷不防有人到了他的面前,他发现正是昨天见到的大老爷,慌乱之下跪倒在地。

    大凡做领导的都有秘书,帮助料理一下文秘方面的工作,本来我也想让李标客串一下秘书,给我写一篇发言稿,可当我看到一张张朴实的脸孔的时候,猛地意识到,跟他们咬文嚼字一点用处都没有,还是聊实话有用,因此来了一个全白话的演讲,空话也很少说,说的都是我关心的和士兵们关心的问题。

    讲完话之后我不顾李标的反对,坚决要求跟士兵们近距离接触一下,这么做也是有考虑的。当我来到这个时代后,发现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非常强,农民拍马也赶不上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天的象征——皇帝,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目中更是有非常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我作为一个皇帝,这样的先天优势不运用,那绝对是一个白痴。

    当卢象升说我面前跪倒的士兵,一顿饭能吃十七碗,我感到特别惊讶,双手把跪倒在地的当代大胃王搀扶起来,“你可真够能吃的!”

    王二虎再笨,此时也反应过来搀扶他起来的就是当今皇上,他的嘴一个劲的颤抖,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紧张的手脚都哆嗦了。

    “瞧你这个熊样,哆嗦什么?”我发现士兵的情绪过于紧张,笑骂了他一句,“就你这个脓包样,还能打仗吗?”

    王二虎被崇祯皇帝的话一激,心中的压力突然间消失不见了,身体笔直站立,用尽最大的力气喊道:“能!”

    我被士兵突然的大叫吓了一跳,稳定心神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家里都还有什么人?”在我的坚持下,卢象升所招募的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有家属的。

    “我叫王二虎,我还有一个大哥和一个侄子。”王二虎身板不错,这么一抖擞,很有卖相。

    “朕听说你一顿饭能吃十七碗,不错,你听说过唐朝的尉迟恭吗?”我突然想起一个传说,问王二虎。

    王二虎还真听说过,他没事的时候进城听说书先生讲过尉迟恭的故事,知道尉迟恭日抢三关,夜夺八寨的神勇,“听说过。”

    “唐朝的尉迟恭就是一个大饭桶,你可别理解错了,大饭桶可不是指他脓包,而是尉迟恭真的很能吃,他走投无路去投唐军李建成部的时候,就是因为能吃才被赶出了军营,使李建成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干将。今天,你王二虎也特别能吃,朕希望你在成为一个尉迟恭那样的大饭桶之后,也能像尉迟恭那样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今天就因为你能吃,所以暂且让你代领队长之职,手下管着一百人,你有信心干好吗?”

    王二虎啊了一声,崇祯皇帝后半截话把他听傻了,皇上让他做队长,手下还管着一百人,他还能像尉迟恭那样?这……这不是做梦吧?

    我拍拍王二虎的肩膀,“记住了,只要你干的好,能出彩,朕以后还会升你的官。”说完我又踹了他一脚,“同样,你要是成了孬种,就等着被活活饿死吧!”

    卢象升觉得崇祯皇帝真的是一个英明的君主,练兵的方法就是由点到面,循序渐进,逐步推广,十人学战而教百人,百人学战而教千人,千人学战而教万人。崇祯皇帝这么对待王二虎,就是起到了示范作用,给了其他士兵一个期待,一个切实的梦想。

    王二虎这次彻底失态了,他做梦娶过媳妇,可从来没梦到自己有一天还能当官,他家的祖坟难道冒青烟了?在大老爷的提醒下,他立即跪倒谢过了崇祯皇帝的封赏。

    我给了王二虎一个鼓励的眼神,转过身告诉随行的王承恩,“马上就到饭口了,朕中午就在这吃了,士兵们吃什么,朕就吃什么。”

    王承恩听崇祯皇帝要在这跟士兵们一起吃饭,有点不放心,他倒不是觉得吃的东西不好,在皇宫里崇祯皇帝吃的也很简单,主要是害怕不安全。

    卢象升也觉得这样不好,劝道:“军营之中不是皇上进餐之所,皇上的心意微臣以及众将士都知道……。”

    “卢爱卿不必劝朕了,朕今日怎么也要吃这一遭。”我说着一拍王二虎的肩膀,“朕还要看看他如何吃得下十七碗白饭呢!”

    第三十章 涟漪 恶俗 玄乎

    当一块石子落到平静的水中,涟漪会层层荡开。崇祯皇帝午间留在军营就餐,也产生了涟漪效应,在士兵们的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作为人间至尊的皇帝,陪着士兵们吃同样的饭菜,就这一点,已经让朴实的农民觉得荣耀无比。

    陪坐在崇祯皇帝身边的除了李标卢象升等大臣外,还有十几个幸运的普通士兵,他们虽然在吃饭,但是即使他们吃的是山珍海味也吃不出滋味来,舌头的嗅觉因为紧张和兴奋,早就暂时失灵了。

    我笑看着狼吞虎咽的王二虎,王二虎已经吃了十几碗干饭,不愧为大胃王的称号,当我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士兵身上的时候才发现其他士兵很紧张,笑道:“你们不要紧张,王二虎,别吃啦!你说说,你想不想当官啊?”我突然想起一个笑话可以调节此时的气氛。

    王二虎把碗筷一放,“当然……当然想啦……。”他说话的时候嘴里的饭还没有咽下去,说的含糊不清。

    “喜欢当官,那今天,朕就给你们讲一个当官的笑话。”我斟酌了一下用词,“话说从前有个官迷,早也盼做官,晚也盼做官,惹的他的妻子总是奚落他。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经过刻苦攻读终于考中了进士,做了一个很大的官,他回到家就跟妻子吹牛说,做官之后就是大人了,身上的那个东西也会变大……。”

    我讲到这里,发现李标和张庆臻等人面色微变,知道他们这样的人不太喜欢此类笑话,但是相信王二虎他们是喜欢听的,“他的妻子一听,顿时来了精神头,当天晚上就相好了一回,事后他的妻子纳闷,说怎么感觉大小还跟以前一样呢!他被问的不知道如何回答好,一着急,就说,你现在也不是普通的妇人了,是朝廷命官的妻子,你的下面自然也大了,所以我们才感觉跟以前一样嘛!”

    这可以算是封建社会的黄色笑话,因为崇祯皇帝说的通俗,王二虎等士兵也听懂了,纷纷笑起来,觉得崇祯皇帝不再那么可怕,甚至觉得有些可亲;倒是李标等人觉得崇祯皇帝如此有损君颜,实在是不妥之极。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忙的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此时的我就像是沉浸在充满诱惑性的战略游戏当中,全力以赴的打造自己的城池阵地,基础建设,片刻都不想耽误。

    军队方面有很大变革,其中最大的变化当属我直接统领的一万人马,军装改成了标准的短衣襟小打扮,其实正经的应该是给士兵们做一套中山装样式的军装,可惜难度太高,成本太大,不得不放弃。训练方法上也是推陈出新,先是做基本的操练,每天五公里跑,十公里跑什么的,负重越野长跑更是个隔三差五的举行,为了以后的作战,还要练习队列、口令什么的,总之是把这一万人马累的睡觉都直哼哼,做梦都在跑步。

    崇祯皇帝在军队里折腾,卢象升越来越觉得崇祯皇帝练兵练的玄乎,首先就说军装吧!不但模样不好看,跟甲胄的防护力相比更是差了一大截,一旦上战场,不是等着利箭穿身嘛;长跑啊!越野啊!都是应该的,强身健体嘛!可是练习队列,还有那些有点拗口的口令,士兵见长官的时候还不用行大礼,卢象升想着比量了一下右手到胸的礼仪,觉得这玩意没什么用处,听说因为这个,崇祯皇帝还跟礼部的官员闹了一个半红脸呢!

    崇祯皇帝越这样,卢象升就越不敢怠慢自己统领的人马,这样一来,这些新招募的士兵,算是落到了两个后娘手里,**练苦了。

    “练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今天操练完毕后,我马上把亲手训练的几个负责洗脑的教书先生叫过来,让教书先生教导军官,再由军官负责把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士兵的心里。

    洗脑教材是我自己编写的,我编完之后很懊悔以前怎么没发现自己还有这个能耐,教材主要是围绕保家卫国、士兵荣誉感、对皇帝的忠诚、以及士兵的个人家庭保障等等方面来写的,既有精神方面的蛊惑也有物质方面的激励,我相信只要这个教材的精神士兵们领会了,洗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除了军队的具体训练,在军队的基本建设上,我也是不遗余力,在军队的建设上我不得不感谢徐光启,是他给了我一个可能,一个绝地大翻盘的可能。

    徐光启很崇尚西学,而他本人则受过东方文化的熏陶,使他成了一个中西结合的人才,眼界远比其他明朝大臣开阔,极富战略眼光。

    徐光启推荐的人才大部分都得到了重用,其中有两个人不得不重点提及,一个就是他聘请的葡萄牙人特谢拉克雷亚,克雷亚本身就是一个葡萄牙军官,有很高的军事素养,而以克雷亚为首的外籍军事顾问团,带来了很多当时先进的军事技术,铳规、铳尺、矩度仪、射表和瞄准具以及装填弹药技巧的应用等等,强化了明军这方面的欠缺。

    另一个就是陆若汉,这个人早年在日本德川幕府中担任翻译,在日本政坛颇有影响力,致使耶稣会在他的帮助下,跟日本的贸易取得了巨大利润,后来因为荷兰和西班牙相继进入日本,陆若汉在对手的打击下于1612年回到澳门。

    原本陆若汉是个不起眼的小人物,但是他在日本三十年担任翻译的经历,以及在日本的人脉得到了崇祯皇帝的重视,使他脱颖而出,当然,他的主要工作也不再是传教士,而是成了崇祯皇帝的私人顾,讲解日本的主要情况,帮助筹划对日本的秘密贸易。

    第三十一章 玩就玩大的

    半年时间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非常短暂,对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更是转瞬即逝。但是自我组建新军以来的半年,堪称黄金时间,取得的成效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明朝的军队在神宗时赴朝作战的时候,就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火器部队作战办法,但是存在的许多弊病束缚了部队的战斗力,使明军在之后对付后金的时候,屡战屡败,鲜有胜绩。

    在总结弊端的时候,士兵缺少锻炼被排在了第一位,因为统治者的防范,士兵们只有在作战时才能领到火器,这对军队战斗力的提高,阻碍非常明显。

    因为徐光启在军火制造业方面的务实,周延儒在江南的拍卖会干的不错,新军的制式武器得以分发下去,并且每天都要进行实弹训练,这么一来使农民出身的士兵很快的熟悉了武器,更由于有外籍教官教授武器使用常识和技巧,使火器得以充分发挥自有威力。

    新军加上张庆臻那部分人马,总兵力已经有六万之众,而且都是受过洗脑熏陶的,成了我亲自掌握的武装力量,手握形成战斗力的军队,我开始展开内政方面的改革。

    今天早朝,我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撤销内阁大学士制度,收回内阁的票拟职权,大刀阔斧的改组内阁,将权力重新分配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我负责,而大学士,则只有咨询参谋之权,地位一落千丈。

    大学士李标、钱龙锡、刘鸿训等人完全被崇祯皇帝的举措弄懵了,他们事先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其他官员更是觉得不妥。

    吏部尚书王永光当先站立出来,“皇上,本朝开国,丞相胡惟庸专权,太祖钦定了内阁大学士制度,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行之多年颇有成效,皇上……。”

    我根本就不想就此事展开辩论,把手一摆道:“爱卿不必说了,朕已经做出了决定,除了改组内阁,还要精简机构,裁汰冗员,每部设尚书和侍郎各一人,各部人员能合并的机构都合并,那些挂职挂衔的一律清退,一定要做到官员责任制度,加强人事管理……。”

    三省六部制在中国的官制历史中非常重要,沿袭了很长久的时间,到了明朝因为丞相胡惟庸擅权而被废除了丞相这一职位,相应的六部权力也被削弱,在六部之上形成了内阁制。

    明朝的内阁是畸形的,是不健全的,往往成为阁员的除了首辅外就是一些官职比较低的官员,内阁和其他的管理机构不能很好的合作有时还会发生摩擦,而且阁员的变动非常厉害。

    另外就是内阁大学士跟秉笔太监之间的矛盾,这在明朝的历史上多处可以看到,崇祯皇帝就连杀带换了十几位内阁大学士和大臣,可以说明朝的内阁虽然有后世内阁的雏形但它所发挥的作用和它的地位完全不符。

    我在考虑内阁改组的时候考虑过建立一个怎么样的国家管理机构,不但人员要精简,效率还得高,那些什么共和、民主、议会制、君主立宪等等方案都被我否定了,不是说那些东西不好而是我自己的觉悟还没那么高,我是一个自私的人,我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这个皇帝做的虽然累,而且有今天没明天,可君临天下的滋味让人不能割舍,因为做皇帝,真的是太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