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解毒有妙术
安盈盈离开时还悄悄地将诊所的灯熄灭了。杨锋因为白天劳累,并没有醒来。这一夜,他睡得香甜。 安盈盈在杨锋安然入睡时,却没有睡觉。她继续给杨锋洗衣服,将衣服晾晒在前院的衣架上,同时也打扫堂屋、东西两卧室的清洁,甚至前院、后院的空地都清扫了一遍。 甚至浴室也被整理的干干净净的,整个诊所前后,都显得非常整洁。所有物品陈设也很整齐,让人眼目一新,精神一震。 天不知不觉亮了,安盈盈忙了一整夜,感觉到十分犯困,但她仍然强打精神,装作没事儿一样。 “杨神医在家吗?”一声问候打破了诊所的寂静。 杨锋趴在诊所诊断桌前被惊醒,准备回应时,一个柔和甜美的声音响起:“杨神医在家,还没起床,请进院稍候。” 是安盈盈的声音,安盈盈把远道而来的病人给迎进了前院。 但见两个身强力壮的棒小伙抬着一个担架过来了,担架上躺着一个人事不省的老大娘。老大娘的腿部流着乌黑色的脓血,腿部乌青发紫,肿的像柱子,让人不敢直视。 安盈盈知道这种病情非常危急,连忙跑进诊所,对着杨锋说:“杨锋,有个腿部受伤的大娘被人抬着来看病。” 杨锋一听,连忙说:“盈盈,快迎他们进诊所,我要立即给他们治疗。” 安盈盈点点头,连忙示意两个棒小伙将老大娘往诊所抬。 这是外村第一个病人,因此非常引人关注。这会儿不仅仅仙河村的村民,还有远道而来治病的人,都纷纷在诊所外面看杨锋治病。 杨锋采用望闻问切,对着两个棒小伙问开了,很快从棒小伙口中得知是这么一回事。 原来这两个棒小伙是仙河村相邻的刘家村刘大壮、刘小壮兄弟俩,他们是猎户出身。只可惜一年前他们的爸爸进山打猎,被野狼吃掉。不过刘大壮和刘小壮兄弟俩身体壮实,又会用猎枪,成了刘家村最牛的猎户,日子过得还凑合。 只可惜他们的亲娘在野外种植瓜果时不小心被一条五步蛇咬伤中毒,去了乡卫生院治不好。听说仙河村有个杨神医,有起死回生之术,于是又将亲娘用担架抬过来治病。 杨锋在众人的关注中开始治病了,进行一番诊断后,便知道病情的具体情况。头脑中浮现《华佗医经》,立时根治五步蛇毒性的金玉良方历历在目,杨锋心里有底了。 “杨神医,我娘的蛇毒能解吗?”刘大壮、刘小壮有些担心地问。 “你们放心吧!我用针灸刺穴之后,再熬制一碗解毒药汤就可以治好。”杨锋的话让兄弟俩喜出望外。 可是一个异常刺耳的声音冒出来:“乡卫生院治不好的蛇毒,一个穷村医怎么可能治好呢?” 杨锋一看,发现不知什么时候,黄贵法在人群中讥讽起来。 王八蛋黄贵法,竟然在老子专心治病时出来讥讽。不过杨锋无所谓,只专心给刘母治病。 “盈盈,给我准备七根银针,注意用酒精消毒。”杨锋吩咐安盈盈说。 安盈盈此时担当了杨锋的贴身小护士,积极响应。安盈盈动作麻利,从针灸盒中取出七根银针,浸入一杯高度数酒精中,然后用棉签消毒。消毒后的银针,安盈盈用诊所里的一个医用托盘端着,呈到杨锋的面前。 “银针来了。”安盈盈脚步轻快,就像花蝴蝶一般穿梭来到杨锋的面前。 安盈盈今天穿了一件粉白色的连衣裙,十分贴身。那裙摆到了膝盖,露出了那白皙的小腿。还有一双精致的玉足,让杨锋不忍多看了一眼。 更吸引杨锋的是,安盈盈递银针时,由于面对面,躬着身,连衣裙衣领口微微张开。杨锋视力又好,因为昨晚睡得很香甜,这会儿神清志爽,很轻易地看到了安盈盈衣领口那粉红色的肚兜。不知怎的,杨锋有些口干舌燥。 不能再看了,我可是给刘母治病呢!何况安盈盈是追随我,我可没对她有什么念想。 杨锋接过银针,开始将注意力转移到给刘母治病这件事儿来。 刘母的腿部被五步蛇咬伤严重,毒性不断扩散。糟糕的是,因为在乡卫生院用抗蛇毒血清抑制毒性失败,反而加速了毒性扩散。 这会儿毒性已经往心脏处蔓延了,杨锋非常清楚,一旦心脏被蛇毒感染,就会引起心脏中毒肿大,到时候就会心脏衰竭而亡。 必须急救,否则人命关天。 如何治疗呢?杨锋根据《华佗医经》和实际情况,采取针灸对心脏部位刺穴的方法进行。 杨锋认为,当务之急是抑制毒性往心脏扩散,而刺穴封穴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杨锋专注刺穴,可是刚刚刺穴时,黄贵法的嘲讽声又响起来:“腿部红肿不去解决,反倒还要对心脏扎针,这不闹出人命才怪。” 黄贵法这么一讥讽,在场的许多村民也对杨锋的这一治法存否定态度。本来刘大壮和刘小壮对杨锋是抱着信心而来的,却看到杨锋是这种治法,不由得担心起来。 刘大壮忍不住问了一句:“杨医生,这种治法能起效吗?刚才乡卫生院的高一刀说,心脏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治疗我娘的蛇毒,只能保守治疗。千万不能影响心脏,否则我娘的生命就有危险。” 杨锋沉默不语,只针灸刺穴。此时分神不得,必须专注。 安盈盈也在一旁为杨锋捏了一把汗,不过安盈盈很注意观察杨锋的面部表情。看到杨锋神色十分镇定,仿佛胸有成竹似的。 安盈盈心想:昨天那个什么高一刀治不好爸爸,可是杨锋却能够起死回生。这会儿,我和杨锋是同一条战线,我相信杨锋。 安盈盈想到这里,就在杨锋专注扎针时,对着刘大壮和刘小壮说:“你们要相信杨神医,昨天我爹就是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大家有目共睹,有耳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