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红楼]我求生欲很强在线阅读 - 第370页

第370页

    等第二日宫门再开,贾珠才一脸疲惫的回了贾府。吴明几个问都不敢问一声,服侍着他梳洗睡下。可是贾珠注定是睡不好的,没用半个时辰,宫里已经传出皇帝驾崩的消息。

    禅位大典还没举行,皇帝便驾崩了,八皇子显得有些手足无措。三皇子这个时候跳了出来,质疑起皇帝的死因。身为皇帝亲命的太傅,林如海站了出来,一人独抗内阁几大阁老,坚持让御医把皇帝的尸体查了又查。

    毒性重发,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不管是内阁阁老还是持质疑态度的诸位皇子们,都不得不闭上嘴。

    皇帝这才得以入棺,天下为之居丧。身为太傅的林如海,即要开导新皇,又要助新皇收拢人心,还要悄悄替新皇出主意,助太后清理内宫,更要随班守灵,真是忙到了十二分。

    这份忙乱,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不得以身代之,都因先皇的一纸诏书无功而返。

    贾珠他们这一科进士就比较悲催,除了前三甲按例已经进了翰林院,其余的人没等到选官也没等到考庶吉士,就得替先皇守孝,一个个争荣夸耀的心灰败得不成样子。

    贾府更是一片悉云惨雾。不是贾政与王夫人对先皇有多深沉的君臣之情,而是他们盼着有大造化的贾元春,年纪轻轻已经成了太贵人,还是无子傍身的那一种。

    “珠儿,”王夫人不得不再次把目光放到自己长子身上:“你妹妹……”

    贾珠不等她说完,已经冷声道:“太太慎言。虽然先皇已仙去,可是太贵人已经获封,便是皇家的人,不能轻亵。”

    王夫人下头的话便说不出,所有的泪只能流到肚子里。贾政现在对上贾珠,已经能做到一言不发,无形中让贾珠省了好大的事。

    等到先皇终于被送进皇陵,贾政再不想跟贾珠说话,也不得不说了——贾珠的官职已定,马上便要启程到山西大同做知府了。

    “你姑父现在做太傅,圣人对他言听计从,你留在京中任职,六部还不是任你挑?便是想外任,江南富庶之地你不去,竟要去大同那样的穷乡僻壤任职,你想没想过这一府的人要怎么办?”

    贾珠毫不在意贾政的怒火:“读书人为生民请命,我即忝为读书之人,正该如此。至于这一府之人的生计,我已经把养家银子交给了李氏,每年也会捎俸银回府,老爷不必担心。”

    贾政被他的话气的倒仰,自己是担心没饭吃吗?一府没有个顶门壮户的男丁在外行走,没有个当官儿的出门交际,这日子过的有什么滋味?!

    这时的贾政忘记了,自从他的双腿不良于行那日起,他的日子便已经如行尸走肉一般,就算贾珠在京中做官,交际之事也轮不到他了。

    王夫人又是一样心思,她体贴的叫过彩霞,向贾珠道:“你要留你媳妇在府里孝敬我们,是你的孝顺处。可是出门在外,没有一个贴心人也不好,小厮们哪有丫头细致。不如带着彩霞,她行事还算周到。”

    我可去你的吧。贾珠看都没看一脸娇羞的彩霞一眼,正色向王夫人道:“我此去大同是为了替圣人分忧,不是为了享受,哪儿能带个丫头?太太即觉得这丫头好,只管留在身边服侍便是。”

    说完,也不等王夫人再想出别的办法来劝,站起来便出了门。这一次却没直接回书房,而是来到他与李纨两个的院子。

    李纨刚才听到王夫人要往贾珠身边塞人,心里不是不恨的,见贾珠并不肯收,才算松了一口气,对上将远行的贾珠,难免心里缱绻起来。

    贾珠从怀里掏出几张银票给李纨:“这两万两银票你收好,做日常家里两年的使费。两年后我若还没回,自会让人再带银子回来。”

    这么大一笔银子,让每月只有二十两月钱的李纨很是吃惊,问道:“大爷这银子?”

    贾珠果断把好人送给林如海做:“这是姑父给我的安家银子,他知道咱们府里没有什么产业。你有事可以去与姑母商量,兰儿那里到了岁数便请姑父替他寻个先生,不可入贾家的家学。”

    李纨听他句句都是一去不回的意思,两腮便带了泪:“当日是我行事欠妥,伤了大爷的心。可是这些年我一直弥补,大爷也不肯原谅我吗?”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贾珠觉得自己可以算是个渣男。可是这个时代便是如此,他若劝李纨回娘家或是放她再嫁,人家说不定会死给他看。

    因向李纨道:“你想多了,不过是想着我出门归期不定,所以替你们打算一二。不过姑父那里也不容易,无事还是少打扰他的好。”

    这话李纨听了只觉得敷衍,却也拿贾珠无可奈何,只好仔细给他收拾了远行的东西,第二日由着贾珠带了吴明吴亮兄弟两个,一辆马车辚辚行远。

    自此一去,贾珠整整五年没有回京,京中之人得到他的消息,大部分都是从他的奏折中来的:甫到大同,贾珠利用林如海太傅的名头,成功收拢一众地头蛇官员为自己所用。接着便行遍大同的山山水水,在原有石炭(煤)矿的基础之上,成功寻到了大量的地表新矿,让石炭的产量大大增加。

    他又建议各地重刑犯押解大同,用这些人进行石炭开采,缓解了当地劳动力紧张的局面。为防石炭开采造成地下中空引发坍塌,贾珠还首创了粉煤灰回填之技,被居于采矿区的百姓称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