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重炮狙击在线阅读 - 第36页

第36页

    终于还是有外围部队发回电报证实曾有十几枚炮弹飞过,向机场方向而去,这支部队已经按方向搜索下去了,方才确认机场的毁灭是真的遭了炮袭所致。

    机场受袭,对日军是一个天大的打击,对伪军的威慑更是超强,城中甚至已经传言张少帅重新带兵打回东北了,于芷山手下各部是人心慌慌,由飞机场传回的消息越多,这些人的心里就越恐惧,人心思变之下已经是出了不少的逃兵,想来也是,现在的伪军与后来经过帝国主义洗脑或是支持伪皇权的死硬份子没法比,这时投敌的,可差不多都是些怕死之人。

    菱刈隆这时也想起了前几天收到的第六师团的电报,有点怀疑是不是这支部队所为,也担忧这支敌军的数量与规模,而且这样的机动力实在惊人,急忙下令葫芦岛与绥中的几个飞行中队,停止攻击,全部转场返回到吉林去,这支敌人没有找到前,千万不能再让航空部队蒙受什么损失了。

    一时之间,锦州上空的电波不断,不停的向各个方向散去,长城一线的日军还在等着早上的轰炸然后发起攻势,没想到自己等待的空中打击还没有到来,就收到了皇军的空中力量遭受致命打击的电报,前线几支部队只得重新布署,没有了空中力量的支援,只得以地面炮火发起火力覆盖,可是只是凭地面火力的支持,对于一些坚固工事却是力所不及,而且弹药的消耗也是急剧加速,第八师团一方面要求炮弹补充,另一方面要求第六师团尽快进入战场。

    香椎浩平收到第八师团与关东军司令部的电报,心中焦虑更重,这支部队终是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冲出了骑兵第四旅团的搜索,进而向已经辽宁开进,一点要撤入关内的意思都没有,而且还真就成功袭击了锦州的机场,这是多么可怕的机动能力,支那怎么能如此厉害的炮兵,还好这一次没有攻击到司令部,不然自己怕是也要向天皇剖腹谢罪了。

    本来还以为只是疥癣之疾,没想到现在又惹出如此之滔天大祸,早知如此,当时就应该先放弃支援第八师团,而竭尽全力的将这支部队消灭,何至于让其祸乱至此。

    香椎浩平对此深深自责,不过事以至此,后悔已经无济于事,只得命令部队加速前进,尽快加入长城战场,对长城上的支那军人形成压力。

    而还在进行搜索的骑兵第四旅团也已收到关东军司令部的申斥电报,斥其未尽其责,致而导致局势糜烂,未能成功的对赤峰地区进行治安勘正,使得如此威胁竟然堂而皇之的逼近锦州发起攻击,招致现在这样严重后果,很有可能一招不慎,就会使皇军的战略意图功亏一篑。

    茂木谦之助收到电报后一时间是进退维谷,只有申斥而没有指令,自己是不是应该追下去,消灭这支敌人,他不相信敌人的机动能力还会超过自己的部队,认为几次炮击事件,都是事后才调自己的部队加入搜索,搜索无果也不能算到自己的头上,受到如此申斥,心中还真的不服的。

    不过茂木谦之助此时却不敢向菱刈隆大将表明自己的不满,现在大将阁下正是怒火燃烧,气头的时候,自己再去招惹,没准会被责令剖腹以儆效尤的。

    茂木谦之助在犹豫是继续追击还是返回赤峰,长城各关口的中国守军却是奇怪今日的日军虽然炮火还是挺猛烈的,不过每天必到的轰炸机却是不见踪影,这样一来,炮火虽猛,防守的压力却是一下小了很多,而且鬼子的进攻也是有点点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好像没有决心一样,远没有前几日的刚猛迅疾,搞的守军将领都在怀疑鬼子是不是又要出什么新的把戏,结果打起来也是小心翼翼。

    锦州乱成一团,长城双方打的都是谨小慎微,关内却是因为另一件事,热闹的不成样子,原来邓月然的电报被一支前线部队收到,不过大家都以此不以为然,没当回事,电报内容更是不可能进行保密,一下子传的部队上到处都是。

    这样一来,大家你来我往的对这个传言一番讨论,结果被一支来前线支前的学生听了去,这些学生哪管真假,顿时是欢欣鼓舞,虽然老兵们都说是听了算别当真,不过大这些学生可不管这个,支前回来就把消息也带了回来,还有学生专门去报馆去提供信息,认为这是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报馆接到这样的消息,肯定也是将信将疑,就安排人与政府还有前方的部队联系,想确认一下消息,可是热河已经失陷,哪还有什么确切的消息。

    这下报馆也犹豫了,按说这是大快人心的好事,可是不知道真假,谁也不敢真的就报出来,最后还主编拿了主意,不以报纸刊发,发个小通电知会各报馆一声,一旦确认了,也算是自己报馆首发的新闻。

    就这样,一条以据传为开头的小通电发向全国各种报馆,也算是开了这个时代新闻媒体小道消息之先河,这事主编本以为也就到此为止,这也只算是在报业这行之内传一传就算了。不想这事还真就又重新起了波澜。

    ☆、第35章 通电全国了

    一份报业内部的小通电,很多人看了都不以为然,毕竟开头就用上了据传两字,怎么看都像是道听途说,不过这倒是不妨碍各个报馆内部热烈的讨论了一番。

    然而总是有些又热血又好事的文化人,再加点新闻人爱刨根问底的情节,竟是真的找到了一些佐证,这是上海的一位编辑,内部传阅这份电报时,他觉的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而且中间涉及到了几位日军的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