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重生之第二帝国在线阅读 - 第240页

第240页

    清英看着威廉的双眸,用凝重的语气开口说道:7年之前,我们仅仅是在关系到战争的重工业总量上超过了英国人,而且这个数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着钢产量给堆出来的在轻工业和经济总量上,我们也仍旧和英国人有着较大的差距,人均工业化水平则更是远远不如。对于英国人而言,当年的德意志虽然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但这个威胁还远没有达到能颠覆他们世界霸权的地步。可到了今天,我们不仅在重工业产量上比英国多出了将近60%,在轻工业上也已经追上了英国,财政岁入更是比英国人高出四分之一!父亲应该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吧?

    威廉沉默半晌,而后轻声开口道:对于英国人而言,法国只能对他们造成麻烦,而我德意志才是最潜在的威胁。这7年以来,随着帝国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来自美国的贷款注入德意志之后,帝国的发展速度曰新月异,几乎可以说是一曰千里,这肯定会让英国寝食难安,坐卧不宁。而工业比英国还要孱弱的法国,由于将直接面对帝国的兵锋,更是对我德意志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恐惧之情。因此,虽然他们目前都在忙各自的那点事,无暇顾及我德意志然而一旦帝国开始发力,准备争夺阳光下的海洋和陆地的时候,英法两国在恐惧的催使下必然会放下眼前的争执,先剿灭我们这个来自于中欧的最大威胁。

    父亲英明,一眼就看出了要害所在。听到威廉分析出这个局面,清英心中大感欣慰,看来自己此前给他打的预防针并没有失效如果威廉能一直牢记这一层,那么很多问题都会好办多了。此番,我之所以会否决海军法中关于舰队构成的条例,便是基于此缘由。现在的德意志已经让英法两国足够忌惮了,如果我们再大张旗鼓的推行这个拥有38艘战列舰的海军扩充计划、直面挑战英国的海上霸权的话,那么我几乎可以断言:在未来3年的时间里,英法两国必然会就非洲殖民地问题达成谅解,而后准备全力对付德意志!这也是他们为了不被我德意志灭亡,所能够做的唯一选择。

    威廉缓缓点了点头。过了半晌,他目光忽然一凝,似乎想到了什么,道:不对。根据你所说的,德意志的强大已经足够威胁到了英国的世界霸权,那么在下一场我们和法国人的战争里,英国为了避免欧洲大陆被我德意志所主宰、丧失世界霸权,则必然会站到法国的那一边。这一点没错吧?清英点头道:没错。在下一场战争中,英法这两个数百年的世仇将联合起来对付我们,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事情了。威廉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又何必要放弃海军法的实施?即使他们今天不联合,到了战争关头他们也是会站在一起与我德意志为敌的!而我们这么做的话,不仅不能改变英法两国联合的局面,反而会使得我们的海军实力在战争时期出现不足的窘境。

    清英道:父亲,潜在敌人有可能向我们发起挑战,和潜在敌人已经转向前台、正在对我们发起挑战,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他们能够彼此再争斗几年,那么我们就将额外获得一段无压力的发展时间,这对于我德意志而言绝对是有益无害。我们需要争取一切时间,来竭力强化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的国力。至于海军实力不足的问题,父亲难道忘了我们的决战型装巡和全重型火炮战舰了么?有了这2个东西,战列舰数量完全可以稍微削减一些,让财政部优先保证陆军的需求。

    那么依你看来,德意志海军应该造多少船为好?威廉问道。

    帝国必须优先满足陆军的需求。因为我德意志是一个大陆国家,如果海军在战争中失败了,那么对我德意志而言没有什么影响然而一旦陆军崩溃的话,德意志帝国就将像当年拿破仑东征一样土崩瓦解!清英看了一眼威廉,正色道,因此,海军的发展绝对不能够以挤压陆军军费为代价,而阿尔弗雷德将军提出的这个38艘战列舰的发展规划则明显就影响到了陆军的发展。至于战舰的数量么,由于新式全重型火炮的设计还没有最终敲定,无法估计造价,因此目前还不能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不过等到明年,我一定会弄出一个让各方都得到平衡的发展方案的!

    ☆、第156章 爱德华

    冬风呼啸,满城飞絮,纷扬的雪花悠然飘洒,落在伦敦的每一处角落。

    白金汉宫内的某间书房里,壁炉腾焰,火光跳跃,将整座房间烘得煦暖冰融。一位年逾花甲的老者正静静坐在宽大的沙发上,虽然他身裹绒毯,须发花白,然而眸光开合间,一股华贵厚重的独特气韵却如同浪涛拍卷,扑面而来。

    他就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子,德皇威廉二世的亲舅舅,现任这个星球上最强大帝国君主的阿尔伯特middot;爱德华。

    在此之前,尽管爱德华七世作为英王的头号继承人选,然而他的御极之路却并不平坦。由于他的私生活放荡而不检点,马场、舞会、餐桌和女人的床是他在登基之前40多年时间里所混迹最多的地方,因此便被维多利亚女王所反感在国事方面,维多利亚女王一直将他拒之门外,直到她人生的最后10个年头才允许他逐渐参与到政务中来。不过拜此所赐,爱德华七世拥有高超的交际和演说能力,而这也使得他在民众中的声望极高,在登基不满两年后便得到了几乎所有英国人民的拥护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