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重生之第二帝国在线阅读 - 第183页

第183页

    清英暗暗叹了口气,一股苦涩之意在心中扩散开来。平心而论,威廉的这个选择并没有错,决战型装巡由于为了追求20节的行数,不仅砍掉了1座主炮塔,主装高度也缩水了2米,在战列线上的实力的确不如正统的前无畏。若不是自己从中作梗,说不定威廉早就如同历史上一样开始大量扩充主力舰队,意图在现阶段就开始和英国争夺阳光下的地盘了。自己之所以会选择决战型装巡,完全是为了在德国曰后的无畏舰阵列中多添几条船凑数,以便帮助主力舰队分担大量的伤害。他薄唇翕动,而后道:要不,我们就造2艘战列舰和1艘决战装巡吧?我最近有一个决战装巡的改进方案,正好可以用这笔横财来做试验。

    什么改进方案?威廉闻言顿时来了兴趣。经过了此前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威廉对于自己这个孩子在海军上的想法已经有了极高的信任,现在见他又准备抛出一个新的东西,不由得心痒难耐,开口问道。

    根据清曰海战中的经验,当下海军火炮的有效命中距离是在3000米以内而我们在前年开始研发的新型450毫米鱼雷预计将于后年研发成功,其射程也达到了3000米。而鱼雷对军舰所造成的威胁,可比舰炮要大太多了!清英道。

    威廉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把鱼雷装备到战舰上,作为主要兵器来使用?可我们有专门的鱼雷艇,他们不就是干这个的么?

    清英阴阴一笑,清俊的脸上流露出几分歼诈的神采,嘿然道:既然火炮都能通过炮塔结构来实现机械输弹和任意角度的装填,那么鱼雷为什么就不可以?我的想法就是,在决战型装巡的两舷上再各装备一座炮塔,只不过这种炮塔是专门用于发射鱼雷的!如此一来,通过炮塔式结构和输弹机,我们就能像装填炮弹一样为鱼雷发射管装填鱼雷,而这个速度显然比正常的鱼雷装填速度要快了数倍!一枚450毫米鱼雷的重量约为650kg,采用炮塔结构之后,不到2分钟就可以完成一轮装填!为了保障鱼雷不被敌方炮火所引爆,我们可以为这种战斗鱼雷发射塔布设与主炮塔相同的防御这样的话,发射鱼雷的炮塔就这么完工了!

    听完清英的话语,威廉的嘴巴张的足够塞进一个鸭蛋过了好半天,他才憋出一句完整的话:埃特尔,全世界恐怕也只有你能想出这种东西出来吧?

    清英闻言白了威廉一眼,道:为了实现这个想法,我可是去特意请教过专业的设计师,对于鱼雷的提送和装填,在技术上都不会有任何的问题。父亲你想想吧,只要双方距离拉近到3000米以内,每2分钟就发射一条鱼雷的频率,足以让敌方战舰避无可避!放眼世界,只有我德意志能够拥有射程为3000米的鱼雷,因此其他国家也是想抄袭也都抄袭不去的!

    可这样一来,会使得决战装巡的吨位和造价都大幅度提升。如果你的想法在实战中被证明是不可行的话,帝国将损失巨大!威廉终于回过神来,点出了其中最大的问题所在。

    清英嘴角勾起一丝魔魅的弧度,嘿然道:对于这种情况,我也是留了后手的!他将身体凑到威廉耳边,在后者疑惑的眼神中,用只有威廉能听到的声音,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

    片刻之后,威廉忽然低低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到了最后,以至于连书房门外的林间栖鸟都被他惊得尖啼而起,四下飞散!

    ☆、第119章 再度起航

    对西班牙的这笔军售,无疑是给德国提供了一个战舰翻新的绝好机会。

    根据德国现行海军法的规定,每年仅仅开工1艘战列舰用于代替老旧的铁甲舰即便是清英为了给曰后公海舰队的主力阵容凑数,又往里面硬塞进了一项决战型装巡的预算,不过仍旧是没有改变德国海军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的局面。好大喜功的威廉二世,对于海军舰队的这个发展速度早就颇有微词在他看来,把装巡赋予决战能力固然是提升姓价比的极佳策略,但这却是海军钱袋子穷的叮当响的三流国家的体现。德意志身为欧洲大陆上首屈一指的豪强,富甲四海,竟然也要靠这种方式来提升主力舰队的规模,这无疑极大的折损了帝国在世界海军列强中的颜面。除此之外,决战型装巡为了实现高航速,其战列线能力也较真正的战列舰要逊色不少而在当下,战列舰才是海战中的起仲裁作用的力量!

    见威廉对战列舰有着如此强烈的渴求,清英便也不再坚持将全部的卖船所得都投入到决战型装巡的建造中去,而是顺从的威廉的意愿。作为威廉的便宜次子,清英可以向帝主提出不同意见,但当威廉下定决心之后,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对皇帝的全力支持。在很多时候,选择坚定不移的执行中策,要比为上策的施行而反复争论要强得多!对于清英而言,他也有必要保持在威廉面前一如既往的圣眷,以便于为今后的行动奠定更好的基础格局。

    不过,清英提出的改进版决战型装巡,却也给了威廉前所未有的巨大诱惑。以鱼雷在水中26节的正常航行速度来计算,3000米距离不过是4分钟左右的时间如果战斗鱼雷发射塔的构想得以成功实施,其2分钟1发的鱼雷发射速度足以能够及时补刀,将第二枚鱼雷发射到对方战舰正在为规避第一枚鱼雷而改变的新的航道上。即便是这个想法最终付诸失败,但清英为其附加的那个补救措施,仍旧能够挽回因吨位上涨而带来的全部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