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回到三国的特种狙击手在线阅读 - 第580节

第580节

    所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他这样掌握着王灿情报的人,更要小心谨慎。

    王越仔细的琢磨了一会儿,说道:“主公,卑职认为贾文和和李文优两人最合适,随意挑选一人都可以。”

    王灿问道:“为何?”

    王越拱手说道:“郭嘉虽然天资卓越,兵法韬略都极为精通,但此人性子懒散,几乎不参与益州的内政,而派去帮助甘宁的人必定要处理内政,所以郭嘉不合适;至于程昱程大人,他得留在益州处理政事,是益州的顶梁柱,不可缺少;荀攸荀大人主持益州的军事,不能离开,也必须留下。”

    “除此之外,只剩下法正、李儒、贾诩、董和等人,法正要协助程大人修建宫殿,处理主公称王的事情,离开肯定不适合。故此,剩下的李儒、贾诩和董和等人中,无疑以李儒和贾诩更合适,只需要随意挑选一人即可。”

    王越掌管着王灿的情报,对贾诩等人自然是了解甚多。

    王灿点点头,又继续问道:“子武,贾诩和李儒这两人,你觉得该挑选谁?”

    王越一脸苦笑,说道:“主公,这两人都是当世一等一的厉害人物,卑职觉得两人都可以胜任,故此请主公随意挑选就好。”

    说出这番话,是王越不想掺和其中。

    王灿并没有继续为难王越,问道:“嗯,董和此人如何?”

    王越有些不明所以,王灿不是要挑选派去水军的人么?怎么和董和扯上关系了。王越不了解王灿的心思,却还是一五一十的说道:“主公,程大人非常器重董和,此人是程大人的左膀右臂,处理政事的能力非常不错。”

    董和,是昔日刘焉麾下的文臣。

    王灿拿下成都的时候,刘焉麾下的文臣武将多数都归顺了王灿。

    这些人,才华出众的人都有了不错的名气,董和便是其中之一。至于吴懿、费观等人,也在王灿麾下,只是不出名罢了。

    王灿沉声说道:“甘宁和周泰率领水军攻城掠地,派遣一人肯定不合适。”

    顿了顿,王灿吩咐道:“你立刻传信给史阿,让他通知程昱,将董和调往水军,同时也将贾诩调往水军,两人一起离开。至于李儒则留在成都,我有其他的用处。嗯,让甘宁派战船保护贾诩和董和离开,不可忽视。”

    “诺!”

    王越点点头,旋即离开了屋子。

    王灿一个人坐在屋子中,右手食指轻轻的敲打着案桌,心中考虑着水军的事情。派遣贾诩作为出谋划策的人帮助甘宁,又派董和替甘宁梳理内政,足以解决甘宁的后顾之忧。如此一来,水军有了攻城掠地的机会,最终发展得怎么样就看他们的能耐了。

    事实上,甘宁若是攻打江东,而且打出益州的旗号,孙坚肯定会猜出传国玉玺在王灿手中,不过王灿已经不在乎了。

    袁绍、曹操、刘备等诸侯攻打益州,都是无功而返,孙坚一个人难以构成威胁。

    长江给江东带来了优势,却也限制了江东的发展。

    孙坚想要攻打益州,非常困难。

    王灿处理好了甘宁的事情,又在考虑称王的事情。天下的诸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攻伐,又陷入暂时的沉寂当中。故此,王灿要给天下的诸侯添一把火,让想称帝、想称王的诸侯都跳出来。只要王灿在成都称王,各路诸侯们肯定不甘寂寞。

    如此,好戏将会陆续上演。

    ……

    王灿的大军从水路北上,在八月初抵达成都。

    这一次,王灿带着一万余大军凯旋,并没有人迎接。

    进入成都后,王灿让吕蒙去安置士兵,而王灿则返回州牧府。

    他离开成都的时候,带走了徐庶、庞德、严颜等人,现在返回成都却少了徐庶、庞德和严颜三人,虽然人员和士兵少了,但王灿心中却非常高兴。有徐庶、庞德和严颜坐镇益州南部,再加上孟建和石韬也在南边担任太守,足以扫荡益州南面的异族。

    贾诩和董和去水军赴任的命令是在王灿返回成都的路上颁布的,当他抵达成都的时候,贾诩和董和都已经离开了成都,在前往水军的路上了。

    王灿回到州牧府后,先去拜访了蔡邕。

    随后,才和后院的妻儿团聚。

    因为益州的事情一直都由程昱处理,一刻不停的运转着。王灿回来后并不会忙得脚不沾地,所以休息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王灿深刻的体会到了芙蓉帐暖度春宵的感觉,陷入后院的女人中,迷醉不已。

    王灿折腾了一段时间,才打起精神,恢复了过来。

    此时,王灿把目光转向了蒲元和马均所在的匠作坊。当益州遇到连番战争的时候,蒲元和马均要带着匠作坊所有的匠人连续不断地打造武器,但如今益州沉寂下来,没有大战的威胁,就该做其他的事情了。

    所以,王灿派人找来蒲元、马均、以及匠作坊的主事老家伙墨言,商议事情。

    ps:四更完成,收工休息了。嗯,继续求鲜花,给力的鲜花。

    第十二卷 西北望 第799章 工作重心

    海棠书屋 更新时间:2012522 1:21:19 本章字数:2880

    书房中,王灿的目光从墨言、蒲元、马均身上掠过,最后收了回来。

    时隔几年,马均和蒲元已经人到中年,因为常年在火炉边锻造武器,比同龄的人苍老一些。至于老头子墨言,已经是满头银发,眼神也不再清澈,脸上的褶皱如同百年老树的树皮一样,坑坑洼洼的,布满了沟壑。

    随着王灿实力的增强,匠作坊的用处也日益增大。

    墨言语速缓慢,说道:“主公,益州遭到连番的大战,锻造汉刀需要的成本也很高,府库的铁石存余量已经不多了,若是按照目前的消耗量使用,恐怕支持不了一年。”

    王灿眉头一挑,问道:“难道没有寻找到新的铁石?”

    墨言想说话,却好像有些为难。

    蒲元说道:“主公,因为寻找铁矿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匠作坊有的是学徒,有足够的人员,但所需要的物力却不够,不足以派出大量的人员去探查铁石。”

    王灿顿时笑了,蒲元还挺有趣的嘛。

    匠作坊缺钱却说成物力不够,有一点意思。

    王灿直接说道:“钱的问题不用担心,我会让程昱给你们足够的经费,让你们能安心的寻找铁矿,锻造出更精良的武器。匠作坊的人虽然没有上战场拼杀,却是幕后的英雄,没有你们锻造出精良的武器,士兵的损失将会更大,所以你们是重中之重,不可忽视啊。”

    墨言闻言,顿时感动不已。

    三个匠作坊的巨头都是心有戚戚焉,拱手拜谢王灿。

    墨言擦了擦有些湿润的双眼,说道:“不知主公请我们来,有何要事?”

    王灿说道:“的确有事情吩咐,益州打退了诸侯盟军,暂时不会有大的战争发生,对兵器的需求也相应的有所减少。短时间内,益州不会发生大战了,我希望你们能把匠作坊的重心转变一下,不再以锻造兵器为主。”

    马均问道:“主公,不锻造兵器,我们锻造什么呢?”

    墨言和蒲元也看向王灿,等着王灿说话。

    王灿笑说道:“匠作坊将来肯定不会仅仅是锻造兵器的,目前益州要大力发展生产,工作的重心就要转移到锻造农具上来,创造出更多的农具,促进农业的发展。不过,兵器并不是不锻造,而是锻造兵器的比例少一些,以锻造农具为主。”

    马均接着说道:“主公,匠作坊人员足够,但大多数的人都是锻造兵器的,不习惯锻造农具。若是突然改成锻造农具,有些困难啊。”

    王灿沉声道:“有困难要克服,尽力去做,用心去做。”

    “诺!”

    马均点头应下,答应下来。

    王灿继续说道:“具体的事情告诉你们了,一定要执行好。精通锻造农具的人员不够可以再找,务必让百姓得到实惠,这是建立匠作坊的目的之一。”

    顿了顿,王灿又说道:“你们三人执掌匠作坊,我再给你们透露一点消息。想来你们也知道我即将称王的消息,等我称王之后,匠作坊将会重新组成一个部门,到时候将要负责兵器、农具、水利等各项事宜,所以不可能仅仅锻造兵器的。”

    三人听了后,忙拜道:“卑职一定完成任务,不负主公厚望。”

    王灿摆了摆手,让三人退了出去。

    等三人离开书房,王灿也起身离开,往蔡邕居住的院子行去。

    王灿进入院子的时候,王祯、王祐和王馨正跟着蔡邕学习。三人看见王灿来了,非常的高兴,尤其是王馨更是粘人,直接冲到王灿跟前。王灿这段时间和王祯、王祐相处久了,更加亲近,没有了陌生感。

    和三个小孩逗乐,王灿开怀大笑,心情愉快。

    他玩了一会儿,便让侍从将三人带走了。

    蔡邕一摆手,带着王灿来到书房。两人宾主落座,蔡邕问道:“为先,你来找为师,可有什么事情?”

    王灿点头说道:“老师,弟子称王的事情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现在就等程昱主持修建宫殿的事情完成,就可以准备称王了。不过,称王之后,弟子麾下的文武官员都会有一定的改变。老师博学多才,又是海内大儒,弟子想请老师出任礼部尚书。”

    蔡邕问道:“何谓礼部尚书?”

    王灿挠了挠头,将隋唐时期的六部说了出来。

    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工部、刑部。

    六部的起源是在隋唐时期,时隔王灿所在的三国也并不远。因为同样都是家天下,王灿才想着将六部拿过来使用。相比于他曾经一手策划却失败的军队改革,六部自然是更加符合实际的情况,因为六部本就是封建时代的产物。

    王灿大略的将六部说出来,并且粗略的说了一下各部的内容。

    蔡邕听后,顿时陷入沉思当中。

    其实,王灿口中的六部是从三公九卿中分化出来的。六部的具体事情以往都是由九卿掌握,现在通过六部的明确,将具体的事物详细化了。蔡邕精通史书,对朝廷的制度也了若指掌,很容易就明白了六部的脉络。

    沉思良久,蔡邕问道:“为先,六部的尚书你想好了吗?”

    王灿点头说道:“弟子已经想好了,由老师担任礼部尚书,墨言担任工部尚书,荀攸担任兵部尚书,程昱担任吏部尚书,田丰担任刑部尚书,李儒担任户部尚书。”

    蔡邕听了后,眉头皱起。

    王灿问道:“老师,有何不妥吗?”

    蔡邕沉声说道:“你安排官员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各方势力的平衡和利益的平衡,你以益州为根基,但六部的尚书却没有益州本土的官员,非常不妥当。老师建议你用任安担任礼部尚书,只要益州本土的人有了一席之地,才能平衡各方的权利。”

    任安,是益州出名的大儒,也是益州本土的领袖人物。

    王灿听了后,想要说话。

    蔡邕伸手阻止王灿,继续说道:“老师正在撰写汉史,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礼部的事情,况且人的年纪大了,也没有精力去应付各类事情,礼部的事情可以交给任安。”

    顿了顿,蔡邕又说道:“关于墨言担任工部的事情,墨老头这个人,老夫是了解的。他精通锻造,但是为官的本领却不行,不能担任一部之长。为先,担任一部的尚书并不需要精通所有的事情,只能统揽全局就可以。工部尚书的人选,你还要仔细考虑才行。”

    王灿听了后,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此时,又听蔡邕说道:“至于其他各部的人选,你自己酌情处理。但是要谨记一条,一部的尚书,并不是每件事情都要精通,并不是事无巨细都要处理,需要的是能够统揽全局,为你分忧。这样的人,才是你需要的尚书。”

    “多谢老师,弟子会注意的!”

    王灿听了蔡邕一席话,心中感慨良多。蔡邕的话,无疑让王灿更加明白任命官员的重要性,心中也有了更熟虑的想法。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果然不错啊!

    ps:四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