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武侠修真 - 神话降临在线阅读 - 第二百零八章 一出好戏

第二百零八章 一出好戏

    不提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的勾心斗角,却说醉云楼一战,使得当初掠走杨贵妃“荔枝”的那位“侠盗”,再次声名鹊起。

    长安市井之间,对于醉云楼上所发生的事情,传的那叫一个绘声绘色。

    甚至有些说书先生将这些编成了故事,街头巷尾讲起来,总能引来多人围听,叫好声不绝。

    “叮当。”

    邵阳丢下几枚铜钱,微笑着起身离开,这已经是他听过的第七个版本。

    有趣。

    不过,时机也已经差不多了。

    从进入时光碎片开始,邵阳一路的所作所为看似漫无目的,其实,却是邵阳仔细布局的结果!

    他有系统,有任务,让他对时光碎片的主要“剧情”更早熟悉的同时,也限制了他的方向。所以,邵阳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能够顺利完成他的任务!

    首先就是第一条,在唐玄宗面前献策——

    根据这一时光碎片的“安排”,邵阳只是一介书生,他怎么才能在御前献策

    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还真有一条捷径!

    名声。

    千秋节。

    只要邵阳有足够的名气,就有可能在千秋节上得到在唐玄宗面前奏对的机会。

    当然——邵阳敢行事这么嚣张,也有通远道长就跟在身旁的缘故。

    “是时候了。”

    邵阳心中一动,起身直奔他的目的地。

    ……

    吏部!

    韦见素,后来安史之乱时随从唐玄宗入蜀,以此为功,在他死后被追赠司空,赐谥忠;曾任唐朝宰相。不过,此时韦见素还只是担任礼部侍郎,也正是他,主持千秋节天下文武之才自荐之事。

    其实,千秋节自荐,在最初推行时,确实让天下不少文武英才汇聚而来,为朝廷网罗了不少英才。

    但随着唐玄宗的日渐懈怠,这一盛事也逐渐开始变得敷衍了事。

    在外面人看起来依然一团锦簇,十分热闹,好似真的有不少文武之才出现,但其实,不少人都是通过各种渠道塞进来的。

    或者特殊的“运作”方式。

    吏部虽然依然设有“自荐鼓”,自认有才干者,只需敲响此鼓,便会有吏部之人前来考核……

    但现在,其实早已经罕有人敲响。

    真的敲响之后,往往也是流于形式,没了什么大作用。

    韦见素生性仁恕,待下宽厚;但他却也太过柔弱,在唐玄宗宠信杨贵妃,重用杨国忠,韦见素也依附在了杨国忠门下。对于种种事情,明知其非,却也不敢直言。他也只是随波逐流,混迹于吏部之中,任由杨国忠一手遮天。

    这一日,韦见素刚泡了一壶好茶,正打算慢慢品味,忽然就有下吏匆匆进来禀告:“有人敲响了自荐鼓!”

    韦见素奇怪,沉默片刻,“自有考功司考核。”

    他不欲过问。

    但那下吏却神色古怪,连连禀道:“此人,此人只怕有些不妥……正是数日前,贡道上劫掠走了供奉给杨贵妃的荔枝的那名侠盗!”

    “什么”

    韦见素惊得站起,怎么这么一个烫手山芋,偏偏就撞到自己这里来了

    还敢参加千秋节

    正是胆大妄为!

    那下吏在韦见素耳旁低声建议,“陛下命安将军搜寻此人,既然他自己送上门来,不如,我们将其擒下”

    韦见素看他一眼,冷哼道:“擒下他安禄山都在他手中吃瘪,更何况是我等”

    不妥。

    韦见素心底已经否决了那下吏的建议,沉吟一番,“你去向相国禀报此事。”

    杨国忠兼任吏部尚书,向他禀报此事也是应当。

    ……

    千秋节!

    长安城内张灯结彩,庆祝着这一盛大节日。唐玄宗甚至诏令天下诸州共同宴乐,休沐三日。

    唐玄宗于千秋台设宴,宴请文武重臣。

    千秋台上,文武百官齐齐向唐玄宗道贺,恭祝唐玄宗万寿无疆。众人三呼之后,唐玄宗也十分欣喜,连连劝酒,与众人连饮数杯。

    酒过三巡之后,气氛稍冷,唐玄宗向众臣之中望去,“会微何在”

    韦见素,字会微。

    韦见素听见,连忙离席起身,向唐玄宗禀道:“微臣在此。”

    唐玄宗笑道:“你主持千秋节,招揽天下英才,不知今年可有哪些英才出现可以推荐过来,让他在朕,以及文武百官之前显露一番。”

    这也是历年千秋节的惯例。

    韦见素连忙奏道:“陛下威德加于四海,恩泽披于黎民,所以我大唐疆域之内,文武之才,闻陛下召,自然望影而来!今年,臣也派遣手下,寻访到数十位英才,此时都召集于此,静候陛下召见。”

    “哦居然有数十人之多”唐玄宗虽然英明,但近些年却有些懈怠,百密一疏,哪里知道这些文武大臣玩儿的把戏

    他只见文武之才不断涌现,还当是大唐盛世,天下济济之才尽入彀中呢。

    唐玄宗欣然道:“快召他们一一上来奏对。”

    韦见素不动声色地望向杨国忠。

    这次序,其实也是有讲究的。唐玄宗近年来越发懈怠,数十人的话,多半只怕都不会“召见”到;而且恩赏随意,再非如以前那般仔细。所以,怎么安排次序,谁第一个,谁第二个……这可大有讲究。不出意外的话,排在前列的,会有很大几率得到唐玄宗的喜欢,从而得到厚赏,甚至位列高官也不一定。

    杨国忠不动声色,只向韦见素比出了两根手指。韦见素顿时明了,向唐玄宗奏道:“陛下,这第一位,是来自蜀州的一位诗人,他写有一首《长歌行》献上。”

    “哦”唐玄宗生出几分兴趣,“将他的诗集呈上来。”

    韦见素从身后的下吏手中,接过一本薄册,双手呈于侍立一旁的高力士,转交唐玄宗。

    唐玄宗展开一看,不由微微点头,“不错。”

    这是“开卷”考试!

    还是自己选题!

    能不好

    杨国忠、韦见素他们都是眼观鼻、鼻观口,不置一词。他们早已经运作熟练,对于这种要走“文”路的,只要找人“造”出来一首过得去的诗词,再以高位入选,就很有可能一举飞黄腾达。

    当然,保险一些还可以如那杨蕴一般,设法“打造”一些名声,成事会更加容易。

    人生如戏。

    在唐玄宗面前上演的,其实就是他们早已经导演好的一出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