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在线阅读 - 第1节

第1节

    本书由新鲜论坛为你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女教授古代青云路

    作者:林木儿

    文案:

    郑青鸾不幸的穿越了!

    幸运的是父母精明干练,一点也不包子!

    不幸的是高门未婚夫家满门抄斩!

    幸运的是未婚夫逃了,没死!

    不幸的是她被牵连了!

    幸运的是因祸得福,走上了一条青云路!

    作者有话说:

    1、背景为情节服务,考据党请直接点叉;

    2、故事情节中关于科举的内容,来自百度资料,且内容很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内容标签:穿越时空 女强

    主角:郑青鸾 ┃ 配角:郑家众人 ┃ 其它:一对一

    ==================

    ☆、第1章 其人其事

    第一章其人其事

    鸡叫头遍,正院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东院紧靠着正院的三间房,陆陆续续亮起了灯。东屋的炕头上,一盏煤油灯忽闪忽闪的,似乎远远哈出一口气就能吹灭。

    “还早,再躺会!”男人的声音带着初醒的沙哑,呢喃了一句,翻了个身,将被子紧了紧,“嘶”了一声,又道:“炕凉了,怪冷的!多穿点。”

    “睡你的吧!净操闲心。”女人吸了一口凉气,嗔了男人一句。赶紧把靛青色的腰带又紧了紧,好似这样就能暖上一些。这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眼梢眉角有了些许皱纹,声音却格外的清脆干练。

    这是山南村郑家老三两口子。

    两口子正说着话,院里就有了响动。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轻轻的叹了口气。这是几个孩子已经起了。

    要说起郑老三郑叁水钱春娥两口子这辈子最得意的,莫过于自家的几个孩子。

    “别躺了,起吧!桔子进了厨房,热水怕是一会就好。”钱氏把头发随手挽了个髻,一根木簪子固定住,又去给郑老三递衣裳。

    “小姑奶奶,这大冷的天,咋用冷水洗!这热水马上就好,冻病了咋整!”院里传来大女儿压低嗓子教训小女儿的声音。

    两口子相视一笑,再苦再难浑身都是劲。男人打理自己,女人坐在炕沿上收拾被褥,静静的听着几个孩子忙活的声音,那样生机勃勃,像是最美的乐曲,百听不厌。

    “没事,那是刚打上来的井水,温着呢。”郑青松把水桶的水倒入水缸,看看水缸满了,拿了扫帚,清扫院子。他是三房长子,有一个比他大一盏茶功夫的双胞胎姐姐郑青桔。

    “你们就惯她吧。”说完扭身回了厨房。

    郑青鸾偷笑着道:“大哥,一会陪我出去一趟。”郑青松虽是三房长子,但家族排行第三,平时大家都喊他三郎。

    还不待三郎应答,一个声音应道:“去哪呀?”

    郑青鸾回过头,正看到从后院劈完柴回来的郑青柏。他一身灰短葛夹衣,更显身材修长,浑身冒着热气,可见劈柴真是个体力活。他是三房次子,五郎。

    “庙里。”郑青鸾神秘一笑,不欲多言。

    郑青桔端着一瓢热水过来,倒在脸盆里,示意三郎五郎趁热梳洗,接话道:“又去骗钱!”如果忽略他眼里的亮光,你倒是可以把他当作一个有道德底线的人。

    郑青鸾“嗤”了一声,道:“庸俗了不是?谈钱多俗呀!”她不以为然的摆摆手,“我们捐赠的是佛学文化,是无价之宝,我这是去种因。至于果嘛,自有定数的。”

    “什么因呀果呀的?我看是一大早闲的!”钱氏听的好笑,掀开门帘走出来,边往厨房走边围围裙。嘴里再不停的安排活计,“三郎五郎去清牲口圈,鸾儿,烧火去,桔子做饭。猪和鸡鸭娘去喂。吃完饭,你们该干嘛干嘛去。”

    兄弟姐妹四个应了一声,嬉笑着忙活去了。

    郑青鸾坐在灶前,一边看着火,一边给萝卜削皮。吃了一冬的咸菜,酸菜,炝个酸辣萝卜丝,滋味肯定不错。这还是昨天晚饭后特特从土里挖出来的。将萝卜埋在湿土里,是防止萝卜粇的有效方法。

    “姐,给小八蒸个蛋羹吧。昨个小八看见七郎吃鸡蛋,口水差点掉下来。”郑青鸾心疼的道。小八是三房最小的孩子,也是郑家迄今为止最小的孩子,郑青枫,今年八岁。七郎是五房的独子郑青柳。两人一个前一年的年尾,一个次一年的年头。说是差一岁,实际也就三个月。五房就七郎一个孩子,吃的用的自是比小八好上许多。连个头都比小八高小半头,因此,家里哥哥姐姐都疼他,有好吃的都可着他。

    郑青桔稍犹豫了一下,从罐子里捡了个大个的出来。

    钱氏喂完猪,正准备去厨房舀了水洗手,听见小闺女的话,心里酸涩,到底是亏了孩子嘴,伤了些身。就听见大闺女道:“你当我是舍不得个把鸡蛋?还不是正院的老太太,上门收鸡蛋较真那劲,我不愿意跟她叨咕。”

    要说这郑家,郑满囤这一支无疑是山南村郑家重要而庞大的一支。据说这郑满囤的爹年轻的时候去关外淘金,赚下这百亩良田,四亩的宅基地。院子是规规整整的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坐北朝南沿东西方向一字排开建起了一溜青砖大瓦房。从大门进去,左右各一个门房,充当杂物房。再往前走五六步,宽五米高三米,刻着五福临门的壁照遮住了视线,挡住了去路。而朝东西方向各有一条石子路,通往东院,西院。两院又各有房子两栋,中间半人高的青砖围成的花墙独立开来。每栋正房三间,堂屋和东西两个房间,紧靠东西两个房间,是两耳房。东院住着三房四房,西院住着大房五房,老二郑双木是几岁离家,再没回来过,只得消息说已成家立业。照壁后面就是正院,正院稍大,多建了东西厢房,其余都一样,连后院的牲口棚,前院的菜院子都像是拿尺子丈量的一般,整整齐齐。

    这正院上房,就住着郑满囤赵桃花两口子。这正院老太太,说的就是赵氏。

    郑家是半分家的形式。这郑家虽然人丁兴旺,但百亩田地全佃给佃户收六成租子。田地全攥在老头老太太手里,收了租,按成人每天半斤粮,孩子每天三两粮食分给各房。各房自己开火,不够的自己挣钱填补。除此外,每个媳妇一天得交一个荷包,每家都得养猪两头,鸡十只鸭五只。因为老太太每十天要来收鸡蛋四十只,鸭蛋二十个。一只鸡两天下一个蛋,十天五个蛋,十只鸡五十个蛋,人家老太太只收四十,还给你剩下了不是?每年上交两百斤猪肉,两头猪喂一年也就一百三四十斤,两头猪能余五六十斤肉。从这里扣掉买猪仔的成本,能结余十来斤肉,刚够够过年的。这还得猪和鸡无病无灾听话的下蛋长肉才行,再加上买米糠的钱,打猪草的时间,这妥妥的给老太太扛长工的节奏。老太太用孝压下来,不能不低头。

    郑青鸾想到老太太的种种举动,冷笑一声:“没事,准备了三个多月了,今天的收获不会小。我回来的时候买点肉,晚上炖肉吃。”

    郑青桔这才松了一口气。

    钱氏进了厨房,舀了一瓢水,咬牙道:“再打两鸡蛋,用大葱炒一盘,杀杀馋,三郎和鸾儿吃完饭要赶远路,热两窝窝带上。”

    钱氏洗完手,去叫小八起床。

    堂屋里郑叁水把抄好的两页书稿仔细的收起来,去院里梳洗,问:“是去宝华寺吗?那可得抓紧。”

    郑青鸾含糊的应了一声,喊了一声“吃饭了”。三郎五郎也洗了手进堂屋。

    小米稀饭,里面放了剁碎的野菜干,夹上一筷子咸菜,一碗饭都咸津津的。一碗大葱炒鸡蛋,钱氏一股脑的拨进五个孩子的碗里,催促道:“快吃。”

    小八看自己面前多了一碗蛋羹,眼神亮了一下,懂事的要将蛋羹也分了,最后每人用筷子挑了指甲盖大小的一块,吃了。他才抿嘴笑着,吃的很满足。

    郑青鸾三两口就吃完了饭,进屋提了一个蓝色碎花的小包裹,就见三郎已经背上背篓,钱氏正往里放干粮,叮咛道:“看好你妹妹,别走丢了。”又摸索着衣角,掏出五文钱来,“拿着,万一用到呢。”

    郑青鸾也没接,拉着三郎就走,顺手拿了一个小背篓,也是昨晚准备好的,把包裹扔进背篓,背上就走。

    这时候天还没亮透,整个村子刚刚苏醒,路上没有行人。冷风刮在脸上,郑青鸾冻的直打哆嗦。见三郎要朝官道方向去,她赶紧拉住,道:“先别问,跟我走。”

    这个哥哥最是沉默寡言,心思又最透亮。什么也没问,跟着就朝山脚下走去。这山名叫栖凤山,也就二三百米高,起伏连绵数十里,翻过山就是云池县城。南山村就隶属于云池县关山镇,坐落在栖凤山脚下,往南走一刻钟,就是关山镇,往北翻过山梁,就是县城。若走官道去县城,要多走二三十里。

    一路无话,到山脚下,郑青鸾拉着三郎在树丛中不停的绕行,不过一盏茶功夫,面前没有杂树枯草,一块巨大的石壁挡住了去路。三郎疑惑的看着神情专注的妹妹,却见她绕道石壁的东侧,闪身不见了踪影。三郎大急,连忙跟过去。

    “大哥别急,把手给我。别怕,这是五行八卦的障眼法,我牵着你走。”

    郑三郎应了一声,任由郑青鸾拉着他在黑暗里穿行。大约走了百十步,豁然又明朗,这是个只有半亩大小不规则盆地,从石头缝隙里钻出细小的山溪穿过盆地,又消失在山缝里。

    “这里应该住过一个精通五行八卦的人,要么躲避仇家,要么躲避战乱。”郑青鸾感觉到三郎的紧张,慢慢的讲述着,“我是年前进山拾柴火发现的。”

    郑三郎点点头,道:“你整天往道观里跑,就学了五行八卦吧。”

    郑青鸾抿嘴笑,没否认。她总不能说是上辈子从考古专业的老教授那学来的吧。“咱们一会就从那里的路走。”郑青鸾指着一块嶙峋的巨石。

    郑三郎点点头,虽然在他眼里,巨石是和山体连在一起的。

    “我年前把这半亩地收拾个一下,洒了菜种,想着盆地四面皆山,它被围在山腹,总比外面暖和,就洒了菜种,盖了厚厚的枯草,现在该能长出一些了吧。”说着放下背篓,掰开盖着的枯草。果然见贴着地皮长着嫩嫩的菠菜,因为缺少阳光,菜叶子不是浓重的墨绿色,而是黄绿色的娇柔之色。

    郑青鸾把自己背篓里的小铲子小镰刀拿出来,递给三郎,自己负责扒开上面的草,郑三郎挖菜,挑长的大些的挖,挖过的再用枯草轻轻的盖上。菠菜收了十来斤,韭菜只有一匝长,也割了四五斤,与其说是韭菜,倒不如说是韭黄更恰当。小油菜的叶子也长的格外纤细,也只有成人的手指长,也就三四斤的样子。

    两人忙活了半个时辰,才收完。“这些能买个好价。”三郎边用溪水洗手边道,“还能收上几茬,得空了过来补点种,有这些收成,能熬两个月。”他似乎松了一口气。

    去年遭了虫灾,收成少了一半,扛过了冬天,这青黄不接的二三月才是最难熬的。

    “是呢!家里的粮食也就够半个月的。”郑青鸾叹了口气,指着石壁上不大的洞口道:“三哥,你看。那个山洞别看洞口不大,里面却特别宽敞。石床石桌,灶台,锅碗瓢盆都不缺。以后我们恐怕得常来,这地我也收拾不了。还有以后进城也方便。家里人知道就行,谁也别告诉。万一有个天灾人祸,也有个躲的地方。”

    “嗯!谁也不说。”说着背起背篓,道:“走吧,趁着菜新鲜,赶紧卖了,说不准能赶个早市。”郑三郎掂了掂重量,盘算着按肉价算,能换个小两百文。

    “不赶早市。”郑青鸾俏皮的笑笑,“我打听了,张大户的老娘明天做寿,宴请县太爷和乡绅,咱们宰大户去。”

    说着拉着郑三郎就走。果然绕过石壁又在黑暗中行了百十步,就听见溪水潺潺之声传来,再行数十步,有微弱的光不知从什么地方透过来,这地下河的小分支从山腹中穿过,水流很小,沿着溪水岸边走了半个时辰,又不见去路。郑青鸾拉着郑三郎又在黑暗中行了百十步,外面的光线刺的人挣不开眼。他们出现在离官道只有两三百米远的山脚下。沿官道再行不到一里路程,就是县城最繁华的南门。

    “这就到了。”郑三郎目瞪口呆。随即看到官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怕别人看到他们兄妹突然出现,有些紧张。

    “别人以为咱们去解手了。你回头看看!”郑青鸾握握三郎的手,道。

    郑三郎回过头,果然,身后是连洞都没有的石壁。他瞬间放松了,暗暗想:世间果然是有高人的。

    “走吧。”郑青鸾把自己背篓里的包袱皮解下来,盖在三郎背上的青菜上,这才满意的朝县城走去。

    南门里,早市热闹非常。郑青鸾和三郎没有停留,直接去了张大户家所在的西城。

    门口,正有两个小厮清洗青石板路。郑青鸾小声叮咛三郎:“待会不管我说什么,大哥都别出声,也别露出来。”

    郑三郎犹豫了一下,点点头应了,又补充道:“别太过火。”

    他是知道这个小妹的,自打半年前病了两月,就跟换了个人似的。去年冬天她是整天呆在道观里,碰上来求签算卦的,总是能忽悠的人掏几个铜板。甚至有两个求子的妇人应验了。她每天也有十几文的进账贴补家用。

    就见郑青鸾跑过去,拍了拍一个小厮的背,恶声恶气的道:“快叫你们家老爷,府城朋友知道老太太过寿,特送贺礼来了。”说着揭开背篓上的包袱皮,露出鲜嫩的青菜来。

    那小厮唬了一跳,看看两个半大的少年。

    因为家里条件实在艰难,郑青鸾穿的是五郎的旧衣,她虽然才十一岁,但长到了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又没有姑娘家的纤细柔弱。郑青桔虽是大姐,才将将一米六,又是弱柳扶风的体形,她的衣服郑青鸾是穿不了的。也许郑家人本就都生的高,再加上钱氏在女子中也是少有的高挑,父母双方的基因使得他们个个高挑。郑青鸾不耐烦辫子,出门总是先把头发绑成马尾,进山是怕树枝挂头发,又将马尾绕在头顶,用麻绳绑了,跟男子发式差别不大。

    就见两人身上的尘土,显然是赶了远路来的。忙称“稍等。”就往门里跑。

    半盏茶的功夫,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快步前来,细细的打量了二人一眼,见两人生的相貌堂堂,眼神清澈,便点点头,再看见一背篓的青菜,脸上就带了笑,问道:“敢问小哥,贵主人高姓大名?”见郑青鸾眼带疑问的看着他,“我是张府的管家。”

    郑青鸾不好意思的笑笑,满脸憨厚,见门口放着个盛水的桶,水已见底,就自顾自的把桶里的水倒了,从背篓里把三种菜分了一半到桶里,道:“好了。”又憨厚的一笑,对三郎道:“哥,走了!”拉着三郎就走。

    那管家大急,怎么就走了?“小哥!你这好歹交代清楚呀。”

    “交代什么?我就是负责送礼的。礼到就行了。”说着又走了几步,管家赶紧拉住。

    “我说,你总得告诉我这是谁送的?谁把菜给你的吧。”管家觉得他遇见个二愣子。

    “你问这呀。府城大户的少爷让人从琉璃暖房里摘得,说是把太夫人的十几学士移了,种的。”说完肯定的点点头。

    管家看看这小子长的满脸聪明相,没想到是个傻的。“那是谁家的少爷,你知道吗?”

    “知道。东家家的。”说完一副待表扬的神情。郑三郎看着管家被噎的样,差点没憋住,笑出声来。忙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