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予我千秋在线阅读 - 【肆拾】

【肆拾】

    【肆拾】

    顾易被问,他有没有独自在深夜之中行过路。

    顾易不止行过,顾易仍在行着。那路艰险且长,周遭黑暗无边,冷箭四处难防,生死便在一瞬。每每在他无望之刻,也会有一道明光照亮他的前方,令他坚持不弃。

    那道明光,是“大事可成”四字。

    为成大事,顾易可以一直独自在这深夜之中走下去,可以牺牲所有不如此事重要的人和物,更可以利用所有能够助他成此大事的人和物。

    只要大事不败,顾易就无愧且无悔。

    ……

    灯苗抖动,北地的风入夜即烈。

    窗门被风拍得呼呼砰砰,将顾易向戚炳靖讲述的话音融了进去。

    裴穆清尚在世时,对卓少炎的诸般评价,顾易皆记在心头。顾易从前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会在此情景中,将这些向一位敌国皇胄娓娓道来。

    卓少炎是何等的天资聪颖,少时在讲武堂习课业时是何等的出众,又是如何与沈毓章并为裴穆清最器重的两位学生,而裴穆清直至死前,心中放不下的仍是性刚烈的少炎之性命周全。

    然而这个被裴穆清至死仍挂念着安危的卓少炎,弑兄、欺君、以色谋权、残戮敌俘,所行皆为世人眼中的大逆、无情、弃德、背义之举,她为了尽恩师之报国抗敌之志,为了平忠臣良将之冤,为了肃清宵小、还朝廷以清明,又何曾顾念过自己的声名与性命。

    卓少炎眼中的顾易,亦是她所认定的佞小之一。

    她如何能想得到,被她如此轻蔑、被她如此憎恶的顾易,竟对着她刚残杀了他五万兵卒子民的大晋鄂王,如此一字一句地将她之为人与过往和盘托出。

    世事之不测与稀奇,再无过于此者。

    ……

    烛光夜影之中,戚炳靖无声细聆,神色越发沉而静。

    顾易所讲述的一切,被他逐字逐句地叠在记忆深处的那一个立在豫州城头的身影上,使得她在他的脑海中变得愈来愈清晰。

    到后来,戚炳靖微微地笑了。

    顾易睹他微笑,不禁问道:“王爷对她用情至深,竟连她残杀晋俘一事都不计较?”

    戚炳靖道:“同用情无甚关系。大晋四城守将敌不过她一人用兵,城破众降,此是晋将之罪,非她之过。晋俘数众,云麟军难编、亦难养,她下令杀俘,为的是绝此后患,为的是保大平北境之安。她身为平将,何错之有?我又有什么资格去计较。”

    顾易想到大平朝中弹劾卓少炎杀俘不仁的那些声潮,竟连敌国于此事的见识都不如,不禁闷声。

    谈仁,大平眼下又何来底气谈仁与不仁。

    戚炳靖看向他,道:“如今卓少炎连胜,大挫晋军之锐。看来大平与大晋的这纸和书,如今是非签不可了?”

    顾易不语,神思沉沉。

    戚炳靖笑了,道:“顾大人,且放宽心。大晋绝不签此和书,顾大人只管回去复命。”

    顾易摇了摇头:“大晋如今南边不守,纵是不签和书,短期之内亦无力再战。卓将军必将被诏回京中。”

    须知大战方休,卓少炎纵有兵谏另立之心,亦需足够的时间来做起兵之准备。顾易不怕她被诏回京中,顾易怕的是她在毫无准备之下被诏回京中,从此被削夺兵权,数年之谋败于一朝。

    不料戚炳靖却道:“我大晋有绝世良将,尚可与卓少炎一战。顾大人又何必早早替我大晋告败。”

    顾易一时不知他这是自何处来的笃意,若大晋真有这等“绝世良将”,怎不早见于沙场?

    但顾易只是道:“那便蒙王爷关照了。”

    戚炳靖允他一诺,竟当真一力践诺至此,足以令顾易敬而服之。然而晋室此辈竟出了这等不凡人物,又十分令顾易忧而患之。

    倘若戚炳靖并未对卓少炎生出这般厚重的情意,眼下二国之局面又将变得如何,顾易竟一时不敢深想。

    思及此,顾易不禁疑道:“王爷既已知道了她的身份及过往,今后欲做什么打算?”

    戚炳靖沉吟须臾,站起身来,对他道:“顾大人何不随我来。”

    顾易遂起身,跟着他一道离开这间屋子,穿过数道花廊,到了另一间屋子门口。

    戚炳靖将门推开,率先走了进去。屋中很快被他点着的灯烛映亮,顾易听到他说:“顾大人,进来罢。”

    顾易这才迈过门槛,走入屋中。烛火虽不甚明亮,但顾易仍然看清了屋中挂置着的物件。

    那是一袭女子嫁衣。

    鸾案大袖,精美华贵,光丽逼人。

    顾易喃喃出声:“这是……”

    戚炳靖的眼底跃动着烛火轻焰,回答他道:“这是我封王之后,为她而制的鄂王妃婚服。”

    ……

    亲眼目睹此等深情重意,顾易亦震亦惊,良久难言。

    一直到他回到大平,顾易仍会不时地想起那一夜那一室。连被嫁衣映红的灯烛之光都似乎在为戚炳靖之深情所动,更何况是他。

    临行前,戚炳靖同他说了两个人名,皆是大晋长宁长公主长年经营于大平京中的人脉与眼线,可临重任。倘若将来大平京中生变、卓少炎逢难,顾易可放心用这两人送信到晋煕郡的鄂王府。

    顾易想,他为谋成大事,的确是利用了戚炳靖对卓少炎之情深,但戚炳靖又何尝不是以这情深,成功地谋取了他的信任,或许将来亦会将他利用。

    大晋鄂王,单单以“人杰”而论,似乎都委屈了他。

    ……

    就在顾易返抵大平京城的两个月后,晋将谢淖的名字随着北境军报而来。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晋军先锋使,因被鄂王戚炳靖所举荐而得以领兵南击大平北境数州,后在戎州境内与卓少炎正面一战,未败而引军北去,回到晋地之后即被拜将。

    顾易心内颇为之奇,想必此人便是戚炳靖所称之人。然后顾易又将谢淖这名字反复地看了十数遍,心内竟冒出一个十分荒唐的揣测。然而这揣测无法被验实,只得被顾易沉下心底。

    但不论如何,大晋又出强将,二国边境一时难安,戚炳靖所允他之事,竟再次被实现了。

    顾易可以短暂地搁下对卓少炎的牵忧,腾出手去做另一件事了。

    ……

    大理寺的官舍外,李惟巽拎着书箱正要外出。

    顾易从舍下阴影处步出,将她拦住,有礼道:“李大人。”

    李惟巽抬眼见他,一愣,大约是因知道顾易的身份,脸上立刻挂起几分戒备之意,连握着书箱把柄的手指都攥紧了。她蹙着眉头道:“顾大人来找下官何事?”

    顾易引臂外指,同她说:“顾某奉成王之命,有事来询李大人。若李大人有空,还望同顾某一去。”

    李惟巽有点迟疑:“往日成王都是派兵部的郑大人来找下官的。”

    顾易则道:“李大人若不信顾某,那么顾某便去换郑大人来。”这话听似平和,实则暗含威压。

    李惟巽低头,紧着眉想了一想,没敢再抗拒,老实地跟着顾易走了。顾易将她带入一所茶楼,直接进了雅间,阖上槅门。李惟巽有些拘谨,亦有一些局促,抱着书箱挨着茶几坐下,身下的凳子仍有多半留空。她抬手捋了一捋额发,小声问道:“顾大人,往日成王问话,并未叫我来过这样的地方。”

    顾易并未对她多解释。不多时,茶楼的小厮便按顾易所点的茶来奉,顾易颇大方地给了他一把赏钱,小厮乐着退了出去。然后顾易亲手给李惟巽斟了一杯茶,温声道:“成王稍后便至,李大人可先饮杯茶解渴。”

    李惟巽瞧着那茶,一动不动。

    顾易不急亦不催,茶楼里外他都已安排打点好了,没人敢疑成王身边的人。眼下她就算不肯喝这茶,他身上还带了刀和绳。无论如何,她今日都不可能活着走出这茶楼。李惟巽是郑劾手中的眼线,她同江豫燃情深意笃,江豫燃既为卓少炎那般信重,顾易便留不了李惟巽的性命。

    顾易不信李惟巽,不信江豫燃,甚至连卓少炎都不能尽信。他想,他这并非是心狠手辣,他这是不容有失。

    李惟巽怔然片刻,轻声开口说:“这茶,是产自成府路的茶罢。”她又道:“我家便在成府路。从前年幼,茶花每每开满山时,豫燃都会带我骑马去看。”她的眼底晶莹透亮,问道:“听顾大人的口音,家也在成府路罢?”

    顾易没有什么家。他至亲早逝,这辈子没爱过什么旁的人,也没被什么旁的人爱过。他十五岁那年投军,甫上沙场,身被数刃,失血昏迷,后来是被裴穆清亲手从死人堆里拎出来的。从那之后,顾易便认为他的这条命,也不该是他自己的了。裴穆清立身忠正,将心赤胆,顾易自此奉之效之,从无二意。

    李惟巽提到江豫燃时的神情,净如雪花,仿若伸手一触,就会化没。

    不知缘何,顾易竟在这一刻想起了戚炳靖在得知卓少炎身份时的神情。顾易不知江豫燃对李惟巽的情意有多深,但若能叫李惟巽心念若此,必不会浅少。

    江豫燃一身铮铮硬骨,在北境舍命抗敌、血伤无数,如何能想到他挚爱之人为了护他性命而踏上歧路,更将因踏上歧路而丢了她自己的性命。若叫江豫燃这样赤胆向国的好儿郎得知李惟巽之死讯,他又将露出什么样的神情。护国安民,到头来竟护不住自己心爱的女人。

    顾易有一瞬之迟疑。

    他听到有人对李惟巽说:“茶不必饮了。李大人,你走罢。”

    竟是他自己的声音。

    竟是何其不可思议。

    直到李惟巽离开后,顾易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

    爱既能成事,爱亦能败事。

    ……

    景和十六年末,李惟巽自豫州归,即至英肃然与郑劾处举发了卓少炎将起兵谋逆一事。

    雷霆骤降,风雨欲来,大势将倾。

    顾易连夜修书一封,找到戚炳靖曾同他说过的那二人,让他们即刻快马加鞭送信至晋煕郡鄂王府。

    然后顾易再回成王府,面对盛怒之下的英肃然,进言道:“云麟军既已不能为我所用,殿下若杀了卓少炎,晋将谢淖大军又有何人能制?北境必定大乱,殿下欲图大位之计亦将殆矣。属下以为,不若留她一命。大晋鄂王曾要殿下割爱以求和,殿下何不推就其意,今将卓少炎送到鄂王手中,邀其出兵南下,助殿下一举登大位,再割北地以换和书。此为一时求全之策,待殿下大事既定,再施计挑唆大晋诸王内乱,必能坐收渔利。北地数州及卓少炎,不怕不能再回殿下手中。到时殿下对她要杀要剐,皆随殿下之愿。”

    ……

    景和十七年正月初十。

    大理寺狱内,囚牢积水,顾易乌靴雪底浸透了脏渍。

    他退后半步,神色平和而有礼地道:“卓将军若无其它疑虑,便下跪伏罪罢。”

    墙洞中漏出的光将卓少炎青白的脸照得了无血色,而她抬起血迹斑斑的手,拨了拨鬓角散乱的发,一字一句地问说:“向成王举证我谋反之罪的,是我身边的谁?”

    顾易默声不答。

    卓少炎冷冷一笑,再问:“充卓氏女眷于北境军前、没为营妓——成王今欲将我发往哪一州?”

    顾易答她道:“戎州。”

    当年戎州境内,她曾与晋将谢淖阵锋相对。

    今去戎州,等着她的,是一个将她烙入心中千余个日夜、在她不知不闻时便已对她熟稔于心、早已决计要将她娶做自己正妃的男人。

    而这个男人,不仅救她于死境,更将馈她以新生。

    ……

    景和十七年六月初九。

    盖有大晋鄂王印的第二封书函被发至成王府上。

    顾易紧接在英肃然之后将这封书函阅罢,他貌若深思片刻,而后道:“鄂王欲借云麟军之力破关南下,此计不可谓不明。他要殿下在京中襄助,开金峡关及京畿之门户,属下倒有一策可献。当年卓少炎在讲武堂时,与沈毓章关系最近,情同兄妹。何不令兵部将沈毓章从南边北调金峡关,再以他二人兄妹旧情为名,安沈毓章一个通敌、徇私之罪,撤他帅旗、罢他兵权。以沈毓章之赫赫门楣及文武盛名,此举必会致金峡关守军不满,又何忧金峡关之不破。”

    ……

    景和十七年六月二十日。

    顾易再赴晋煕郡鄂王府。接迎他的仍然是和畅。和畅与他简单见过礼,笑着道:“不巧,我家王爷不在府上,顾大人此番是空跑一趟了。”

    顾易问说:“鄂王爷几时回来?我等他便是。”

    和畅的笑意更加和煦,道:“我家王爷出猎在外,短日子内是回不来府上了。”

    顾易闻此,若有所思。

    和畅又道:“顾大人此来何事,同我说也是一样的,待我家王爷一回来,我必逐字转述之。”

    顾易略略一笑,道:“也好,那便劳烦和先生了。成王殿下此番遣我来催:人已送给了你们王爷,但望你们王爷言而有信、守诺奉约。”

    和畅记下了,又留顾易在府用膳、多住两日。

    顾易摇头,谢而拒道:“我还需走一趟金峡关,无法在此地多留,实在抱歉。若我往后还能有幸与鄂王爷再相见,我必亲自奉酒同他畅饮。”

    ……

    景和十七年七月初八。

    以坚厚砖石砌造的武库深入地下数丈,森寒戾戾,将笼罩于金峡关城内外的烈暑热浪隔绝于外。

    铜灯昧光下,浸满汗渍的檄书皱皱巴巴,上面字字句句,将顾易的双眼刺得肿胀发酸。

    ……

    云麟军主帅卓少炎告金峡关诸将军、都虞候、都尉、参军、兵曹长、校尉、队正、士卒:

    吾辈从军,为卫戍疆土,为镇守家国,为报效朝廷。

    然今之朝廷,信用奸佞,诛戮忠正,冤系无辜,早非可效之朝廷。

    昔,有名将裴氏穆清,以拳拳忠心而受其刑毒,含冤地下;有亡兄卓氏少疆,以赫赫战勋而披罪曝尸,满门皆没。

    今,折威将军沈氏毓章,系出名门,志虑忠纯,文武之名冠天下,而一朝被谤以欲加之罪,生死难测,三军上下咸尽袖手而旁视,又何忍乎!

    朝廷无状,焉知沈氏之今日,非诸君之明日邪?

    诸君苟以卫戍疆土、镇守家国为志,何不若投身死地,奋起肃清宇内凶逆!

    吾既继以亡兄之志,必竭云麟军之力,披丹心、涂肝脑,立明主、振社稷,诚得诸君所信,则虽死不悔耳。

    而诸君盖世之功,必经百代而不殆矣。

    ……

    背后抵着的门板又冷又硬。

    顾易被沈毓章扼得几乎不能呼吸,整张脸憋涨得紫红。

    沈毓章盯着他的双目,手劲一松,扯着他的衣领将他整个人甩至一旁地上。然后他打开门,脸色青黑地步出武库。

    顾易伏跪在地上,剧烈地喘息。他攥紧双拳按在武库地砖上,一面笑,一面流出了泪。

    沈毓章离开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顾易闭了闭眼。

    裴穆清少辈诸学生中,得他最挂念者,不外乎沈毓章、卓少炎二人。

    如今他这最挂念的两个学生,一自南,一自北,相会于此雄关。

    家国自此,何愁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