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帝秦霸世在线阅读 - 第241章 念念不忘张子房

第241章 念念不忘张子房

    不管在任何时代,人才永远是最强大的武器。特别是在受士战天下风气影响的后战国时代,更是如此。一个人足以改变一场战争,一个名士皆国皆求。纵然是一国之君,面对盖世之才也只能平等对待。这便是极度自由,璀璨的春秋战国的遗留。不论是无视所有人的西楚霸王项羽,还是曾经帝临天下的秦二世胡亥。面对尉缭,范增这样的盖世大才,终归是会放低姿态。因为这样的大才,一个足以强大一国。有志于皇帝之业的野心家,自然是对名士越发重视。正因为如此,名士的地位水涨船高。这是一个定律,毕竟在这个士战天下的岁月。一个真正的大才,拥有毁天灭地的能力,他们翻云覆雨左右一国兴衰。只是明君强臣,往往都是可遇不可求。因为在这个乱世中,诸王着眼中原江山,明君强臣之间除了那同心同德的默契,还的有携手相扶的大业。只有众志成城,两个人的目标惊人的一致,才能成就君臣典范。历史上,最惊人的明君强臣,就是商鞅与秦孝公。……萧何心底里清楚,名士毕生追求的是盖世的功业,而不是惊人权力。功业完成之后,能够从容而退,才算是顶天立地之名士。但是纵观辽东三郡,根本就没有一个可造之材。只有跟随辽东王刘季北上的人,才有大才。萧何目光闪烁,他对于一个人有很大的好感。他认为韩信拥有盖世之才,十有**是刘季渴求已久的大才。只是刘季对于他的劝谏,置若罔闻。如今秦楚皆变,天下大势骤然大变,让萧何感到了独木难支。张良未来,辽东三郡全部的压力,几乎全部压在了他的身上。正因为如此,他迫不及待的希望,辽东王求贤。只有强大如同张良一般的存在,才能缓解当下辽东三郡的窘迫,为辽东三郡在这乱世之中指明方向。而这个时候人心离散,军心惶惶,跟随刘季北上的人都在苦不堪言之中逃亡了,如今成了一个大问题。只是辽东王刘季并不在意,这让萧何心头有一丝苦闷,他总感觉最近一段时间刘季变化有些大。那些席卷天下的雄心壮志,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那些席卷天下的张狂之言,就像是早已经消散在风中。……“萧何,莫不是张子房忘记了曾经的约定,嫌弃辽东三郡贫瘠不成?”王座之上,刘季幽幽一叹。闻言,萧何心头泛起了一丝苦涩。他心里清楚,刘季对于张良的才华有一定的见解,正因为这种先入之见,才会对韩信不闻不问。因为他心中对于名士早就有了选择——张良张子房。只是张良并非辽东一系的核心,而他是韩国的相国。张良与韩王一脉关系匪浅,想要张良北上难度极大。特别是辽东三郡并非铁板一块,而刘季只是凭借强大的军队,横扫三郡之地。当地贵族与世家,只是因为实力而臣服,这种臣服无疑是不牢靠的。只是萧何有些想不通,辽东王刘季为何宁愿舍近求远,放着眼前的大才不用,苦等张良。心头翻滚,萧何幽幽一叹,道“子房乃天下名士,有经天纬地之才,他自然不会失约,恐怕是有事耽搁了。”其实萧何清楚张良迟迟未至的原因,毕竟张良与韩国关系匪浅,更是韩国相国,等同于韩国的另一个王。韩王成以国士报之,自然而然,张良不愿放手北上。君以国士代我,我必以国士报之。此时此刻,萧何只能想到这个原因。毕竟这一次,说到底还是张良失约了,这一点毋庸置疑。对于萧何的说法,刘季自然不会满意,对于张良的渴望,以及对于当下时局的担忧,这让刘季有些着急了。他清楚辽东三郡之中,他的嫡系部队,只剩下了三万余人。这三万人的部队。是他担任楚国砀郡长时期的本部兵马。自从起兵以来,一直随同他转战南北,最终从攻破武关。刘季心头清楚,除了其他的大军,他们才是辽东大军的核心和中坚。除了这三万余精锐,剩下一部分便是秦军降卒以及不少私下跟随他北上辽东三郡的人。这些人,都出身于关东诸侯各国。他们在项羽分封诸王以后,按照各归故国的命令,都应该回到故国。只是,这些人对现状不满意,不满足。亦或者说,他们不安心,不安分,不愿意回到故乡,去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凡生活。他们还想趁乱拼一把,博得功名利禄。刘季心里清楚,这些人跟着他,只是觉得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益。甚至于先吃些苦头,也在所不惜。这批人,数量有数万人之多。如此一来,便是他当初北上之时率军十数万之盛况。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逃亡者越来越多。“哎——!”这一刻,辽东国群臣都哑口无言。这就像是一个死结,摆在他们眼前,无法解开,无能为力。萧何眼底掠过一抹凝重,他跟随着刘季这么久,太了解对方了。他承认刘季有才华,但刘季的才能政治长于军事。想要东入中原,就必须要有一个无敌统帅,而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军师。虽然萧何承认这两者都是辽东三郡紧缺的人才,但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太远了,明显不可能。反而韩信拥有统帅大才,就在眼前。统帅乃大军之魂,如今辽东三郡人心叵测,军心惶惶,是以,最需要一个绝世统帅收拢军心。沉默了一会儿,刘季喟然长叹,道“中原大乱,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张子房一事就此搁置!”终究是心头的野心压下了一切。刘季也清楚风烛残年的自己,对比西楚霸王项羽,秦二世胡亥没有丝毫的优势。如果此时不博,恐怕以后也没有这样的胆气。特别是在此消彼长之下,辽东三郡将再无机会。。